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ID:16078619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7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1、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有未做作业  (A)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论著《人的文学》的作者是(D)  3、七月诗派的主要特色是(C)  4、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农民诗人”的诗人是(C)  5、散文集《绿天》的作者是(D)  6、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诗人是(B)  7、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包括(C)  8、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是(A)  9、孙犁小说的特点是(C)  10、老舍在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批判国民性弱点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小说是(B)  11、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农民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的诗人是(A)  12、茅盾

2、的日记体长篇小说是(B)  13、老舍以北京市民社会为描写中心的小说中所塑造的老派市民代表是(A)  14、鲁迅写作《故事新编》的时期是(C)  15、小说《边城》中被人们称为"善”的化身的人物是(C)  16、戏剧《日出》的戏剧结构是(B)  17、属于李广田的散文集是(D)  18、对抗战期间"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力透纸背”的描写的小说是(D)  19、被称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诗人是(A)  20、无名氏长篇六卷集的现代主义小说是(B)二、1C2B3C4C5A6D7A8A9D10C11B12A13D14B15D

3、16C17B18D19B20B三一、名词解释:1、左联  答:左联:三十年代著名的文学社团.1930年成立与上海,是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论争后,在共产党的促使下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他们提倡大众文化,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视文艺批评,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参与政治斗争,主要刊物有:《前哨》,《文学导报》,《北斗》等。2、陈白露答:戏剧家曹禺作品《日出》中的主要人物。出身书香门第的陈白露聪明美丽,骄傲任性,天真活泼,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她离家出走后,努力追求个性解放,渴望美满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有自立于社会的思想。沦落为舞女后

4、,她贪图享受,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最后走向灭亡。3、九叶诗派答:九叶诗派:形成于4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把英国的艾略特,奥顿等诗人的现代主义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方向,但是他们又时刻牢记中国诗人的社会职责,因此,他们以现代派的风格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时代的情思,所以他们的现代主义里渗透着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诗人:陈敬容,穆旦,杜运燮,唐祈等4、问题小说  答: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问题小说在1919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的

5、创作中已露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发表后,开始形成风气。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推向高潮。5、曹七巧答:张爱玲著名小说《金锁记》里的主要人物。出嫁前,曹七巧是一个天真而富有活力,泼辣而富于风情的少女。出嫁后,曹七巧一方面忍受性压抑的煎熬,另一方面又受精神上的歧视和打击,形成了他苦闷、压抑、空虚、无聊的心理,形成了她不敢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软弱和自卑的性格。夫死公亡后,曹七巧以其扭曲的性格和变态的心理,疯狂、残忍地加害于她的儿女。        6、七月派  答:七月派小说: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

6、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7、新文化运动答: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批判封建传统的思想革命运动.是这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失败后认识到批判封建传统思想重要性的必然结果.它的目标是革新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它的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

7、学,提倡新文学.由思想革命和文学8、"三美”  答:三美主张是闻一多先生在《诗的韵律》中指出三美就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9、心理分析小说  答:心理分析小说和新感觉主义小说,称之为心理分析派和新感觉派。心理分析派:(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家施蛰存。其特点是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10、莽原社答:莽原社:1925年成立,出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莽原社》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莽原社》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久文明发起攻击。二、简答题:1、简析文研会"

8、为人生”的文学观点。答:浅谈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倦地在寻找,在探求,在孕育,终于,人类这棵奇妙的生命之树,绽放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