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

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

ID:16089611

大小:5.95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8-07

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_第1页
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_第2页
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_第3页
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_第4页
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计划建设部贾午阳2012年8月内容简介市电引入施工标准市电引入工程问题分析市电引入类型市电引入要求一、基站市电引入类型1、新建基站市电引入类型目前基站的交流供电基本以当地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而市电引入情况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新建机房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一路10KV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基站设备供电。(2)新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一路380V(或220V)至基站,负责基站设备的供电。(3)租用民房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4

2、)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基站。二、市电引入要求2、市电引入要求农村和乡镇基站只考虑2G设备供电需求,交流电源引入容量要求不小于15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20kVA选定)。一般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考虑2G设备和3G设备共址,交流市电引入容量要求不小于30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50kVA选定)。二、市电引入要求2.1新建基站设有专用变压器变压器至基站机房的电力线根据各基站情况可采用地埋引入或采用架空引入,对采用地埋引入电力线的基站,电力线要求采用电力电缆,其线

3、径要求为16mm2(20KVA)/25mm2(50KVA)多股铜芯金属护套电力电缆或电缆穿钢管方式,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二端应就近作接地处理;对采用架空电力线引入的基站,在终端杆处引入机房交流配电箱的电力线应采用16mm2(20KVA)/25mm2(50KVA)的多股铜芯金属护套的电力电缆或电缆穿钢管,并采用地埋方式引入机房,其电缆地埋长度应不小于30米,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二端应就近作接地处理,如电缆埋设长度有困难,可采用沿机房四周地埋敷设的方法解决。二、市电引入要求2.2租用民房的基站从大楼的供电系统引至基站,导线在楼内走线的,采

4、用绝缘护套电缆引入基站即可。若有部分导线需在室外走线,则可采用金属护套电缆或绝缘护套电缆(室外部分穿钢管)引入基站,室外部分金属护套或钢管应就近作保护接地。如果租用民房的基站是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1路380V(或220V)至基站,负责基站设备的供电,处理方法参考新建基站无专用变压器的市电引入处理方法。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直埋)1、电缆直埋要求埋深不小于80cm,回填土应防止夹带石子、金属碎片等锐物。如果电缆需要绕机房周围进行埋设,则电缆直埋埋深调整为50cm。如果遇到岩石无法开挖的地面,可以采用水泥包封的方式解决,上包封厚至少2

5、0CM,侧包封厚至少各5CM厘米,底部可不采取包封,但需用软土,细砂垫底。2、埋地长度不宜小于30米。对于自建基站交流供电线路宜采用套管直埋地的方式引入机房。3、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方式,电缆两端钢带应就近接地。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搭火点)1、拱火点应合理,三相搭序应正确并美观。2、连接应牢固,铜铝对接应用线夹,并做滴水湾。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交流配电箱)1、交流配电箱位置正确。2、交流配电箱内各种接线连接正确并牢固。3、进线应用开孔器、用橡皮圈保护,压接头用热缩套管。4、交流配电箱与地面距离1.4米。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杆

6、路)1.线路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根据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②路径短、交叉、跨越、转角少、靠近道路、方便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③应尽量避开易受洪水、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堆放可燃物,爆炸物的场院、房屋等地方立杆和地埋电缆。2、电杆须无裂纹、损伤,档距一般≤50米,架空电缆建议30米。3、跨越道路时,离地面距离>6米,离山坡、斜坡距离>4米,离高压线时距离>5米,其他线路距离>1米。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杆路)4、水泥杆应用8米以上,跨公路10米以上,高山可用7米杆。电杆埋设深度,一般为杆长的六分之一,参

7、见如下:杆长(M)789101215深度(M)1.41.51.61.82.22.5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杆路)5、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毫米,电杆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半个杆梢。6、转角杆不得向内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7、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为45度,若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度。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各条拉线的受力应一致。不得有过松、过紧、受力不均匀的现象,拉桩杆(高板拉)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度。8、拉桩坠线上端固定点距杆顶端为0.25米。9

8、、拉线棒应露出地面为0.3-0.5米,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拉线坑应有斜坡,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杆路)10、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拉线弯曲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