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

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

ID:16110559

大小:10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8

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_第1页
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_第2页
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_第3页
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_第4页
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日志上一篇:八卦掌总歌决下一篇:太极推手24字要诀

2、返回日志列表[转]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图片]·分享·复制地址日志地址: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赞赞取消赞转载自/tp*恨天低*2010年04月12日08:50阅读(0)评论(0)分类:武术摘要权限:公开·字体:小▼o小o中o大·更多▼o设置置顶o权限设置o推荐日志o转为私密日志·删除·编辑                        太极拳之---整劲的发放方法     作为内家拳的形意、太极、八卦,都主张发整劲。这在三种拳的拳谱中都能体现出来,形意拳谱中的“腰挺则四梢一统”,太极

3、拳谱中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八卦掌谱中的“眼到,手到,腰腿到”都是说整劲的。所谓整劲,就是发力时,手、脚、身一处动,处处都动,不是只动手臂的局部发力。  整劲怎么发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  一、以腰为主宰,由腰到胯、到膝、到足。由腰到脊、到肩、到肘、到手的发劲方法  这种发劲方法,主要靠身体的姿势来完成。内家拳的姿势要求基本一致,大致是含胸、拔背、沉肩(松肩)、坠肘、坐腕、收臀、提裆、吊顶等。其中关键是腰,主张“主宰于腰”,“腰为纛”。发力时,腰部要向后挺。腰的自然生理状态是向前弯曲的,腰一挺,则由曲变

4、直,曲短直长,其劲力则向上下延伸。向上一股,沿脊柱上行,催动脊背上拔,这就是“拔背”。杨澄甫说“能含胸自然能拔背”,其实反过来也对,能拔背自然能含胸。力再由脊背达于两膊,主要是肩、肘、腕,通过沉肩、坠肘、坐腕、舒掌,使力量达于掌指(或掌心)。其中沉肩、坠肘非常重要,拳谱云:“身力到手,肩之所为”,“肩垂则气力到肘,肘垂则气力到手”。                 这里重点说一下“含胸拔背”的练法和标准。《太极拳表解》中说:“含胸,胸略内含。”“拔背,使气贴于背。”含胸的方法:主要力源是挺腰,命门穴后凸,配合两肩胛骨和双臂向前外展送。形意拳的说法是:“两肩要

5、扣”,这样自然会出现胸向内收的姿态。至于“含胸拔背”多大程度为合适,只说胸略内含,多大为“略”,书上没有介绍过。我根据多年练拳教拳的经验,找出了两条检验的标准,一是按形意拳谱“脊背要圆、气力催身”的要求,检查脊背是否圆了,方法是看脊背正中的一条竖沟是不是没有了。圆了,竖沟没有了,就算达到标准了。二是用“气”来衡量,《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牵动往来气贴背”。《太极拳表解》中说“拔背使气贴于背”,都是以“气贴背”作为标准的。怎么检查“气”是否“贴背”了呢?当你深呼吸时,如果挺胸,前胸有紧的感觉,像是有一张纸贴上去了一样;当你含胸拔背时,后背紧,像是有一张纸贴在后

6、背上了,这就是“气贴背”。当你不挺不含时,前胸后背的感觉都不明显。当你做到“气贴背”时,小腹则有挺实的感觉,这就是“气沉丹田”,能如此则下盘稳固,如挺胸则气拥胸际,下盘不稳,否则,小腹则没有这样的感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松胸实腹(能含胸拔背,胸就松了)。有人说含胸要含成“后边一张弓,前边一个坑”,那就做“过”了,做错了。含胸拔背正确了,不仅下盘稳固,而且发力的效果大增,正像杨澄甫所说“能拔背则力由脊发,力大无穷矣”。另外,内气由脊柱经过,有益于扩通督脉,贯通小周天。  再说“沉肩坠肘”,这两项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肘抬则肩必耸,肩沉又促使肘坠。肩的动作应当

7、包括三项内容:沉、扣、展。沉肩,是肩向下沉,使脊背之力通过肩传递到肘,这就是“肩催肘”。“肩垂则力催肘前”,沉肩也促使气沉丹田。如两肩端起(八反中称之为“寒肩”——人们遇寒冷时,两肩耸起的现象),则气上浮,全身皆不得力,当然发力就不整了。肩扣,就是两肩向前外展扣,可使背圆,胸含,辅助使肩的力量到肘。形意拳有“肩扣则气力到肘”之说。肩开,就是把大臂根部的肱股头和肩胛骨之间的缝隙拉开,起到放长击远的目的。拉开后,用手可以摸到肩和臂的连结处有一小沟。我的老师萧功卓在肩展开时,开处可放下一个小酒杯。沉、扣、展三者同时运作,似乎互相矛盾,不易做到,这就要.求在肩的松柔

8、情况下,慢慢去体悟,绝不能僵。所谓“坠肘”,也叫垂肘,坠的方向是既向下同时又向前。拳谱云“肘垂则气力到手”。但是如果只单纯下坠,没有向前动作的力量,就不能使气力到手。  腰挺,向下的力量,催动胯部剥向下向前移动,这叫“腰催胯”。因为胯和臀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一般不说胯而说臀,叫做收臀、敛臀、垂刊臀,但我认为收、敛并不太确切,这容易让人理解成向前平移,而没有向下的力量,这样就起不到胯催膝引的作用。只有臀部既向下又向前才一能催动胯的力量向下,再催动膝,引膝再催动足,这就是“胯催膝,膝催一足”的传动方法。  腰挺,腰部直了,臀部向下向前收了,原先腰部的横沟就没有了,

9、用手由腰向下摸,臀部和腰部是平的,感觉不到臀部突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