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教学ppt课件

钩端螺旋体病教学ppt课件

ID:16121914

大小:7.2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8-08

钩端螺旋体病教学ppt课件_第1页
钩端螺旋体病教学ppt课件_第2页
钩端螺旋体病教学ppt课件_第3页
钩端螺旋体病教学ppt课件_第4页
钩端螺旋体病教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钩端螺旋体病教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雷学忠概述定义临床特征病原学致病性钩体:能在人、动物体内寄生,菌体细长,有12~18个螺旋,两端弯曲成钩状基本结构:菌体互相缠绕菌丝透明外膜生化特性:需氧菌,生长、繁殖慢对酸碱、各种消毒敏感病原学国际23个群国内22个群200个血清型79个血清型主要菌群波摩那群:分布最广,为洪水型和雨水型主要菌群。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为稻田型主要菌群。流行病学传染源:鼠类、猪、犬、牛、羊、猫。传染途径:间接接触传播。皮肤及黏膜,其他接触(涉水、游泳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尤其青年农民及新迁入疫区者,病后获同型免疫力。流行病学流行特征形式:

2、稻田型:南方各省洪水型:北方各省季节:夏秋季(6~10月),8~9月高峰;年龄:青壮年,农村儿童,20~40岁40%;性别:男>女;职业:以农民、渔民、屠宰工人为主;地区分布:全球:分布广,以热、亚热带最多;我国:31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病机制与病理钩体-淋巴管、小血管-血(钩体败血症)-直接作用-多种毒素-肺,肝,肾,脑膜,肌肉病理:基本病变为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毒型损伤,重者可引起内脏与组织弥漫性点状或片状出血。临床表现临床分期:4期、整个过程约2W。潜伏期10(2~21)天败血症期3天±器官损伤期6天±恢复期4天临床表现潜伏期早期:起病后3日内-三症,三征中期:器官损伤期(病后

3、3~10日),肺、肝、肾、脑膜、肌肉等。恢复期:起病7~10天后,多数痊愈,少数在热退后几日-半年出现迟发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感染中毒型(流感伤寒型、单纯型):最常见,“三症三征”。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临床表现肺出血型大出血诱因大出血表现:先兆期:面潮红→苍白心慌、烦躁呼吸加快心动过速肺部湿啰音出血期:肺弥漫性大出血症状,体征垂危期:神志、呼吸改变、循环衰竭。临床表现黄疸出血型:黄疸与肝损腔道出血(鼻、消化道)肾损脑膜脑炎型:以中枢N系统损害为主,颅内压↑表现。肾功能衰竭型:肾损严重,常并黄疸出血实验室检查常规:血常规:WBC正常或↑,中性正常或↑;尿常规

4、:蛋白尿,可见WBC、RBC、管型血沉:增快,以黄疸出血型明显。特异性检查:培养血清学试验:凝溶试验,抗体滴度4倍↑增长钩体病的实验诊断:实验室检查早期实验室诊断①ELISA:②耐热抗原玻片凝集试验:③分子杂交技术:④聚合酶链反应(PCR):⑤其它:改良免疫酶直接染色检出钩体特异性高,方法简便,有助早期诊断,且快速、简便。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早期三症三征突出表现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并发:肺出血,黄疸血,肾脏损害,脑膜脑炎,或出现“赫氏反应”。辅助诊断:肝、肾功、三大常规、PT、凝溶试验鉴别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无疫水接触史仍发病,三红,三肿,三痛,五期经过

5、;金葡败血症:无季节性,多有外伤,感染史,可见皮疹、迁徙性病灶,血培养可阳性。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近就地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治疗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G盐注意赫氏反应及处理红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治疗对症治疗肺大出血型:三个半措施镇静:氯丙嗪(冬眠灵)、地西泮(安定)等;解毒:氢可300~500mg/日,iv;抗菌:PNC(小剂量)强心:用半量,毒K或西地兰iv。治疗对症治疗黄疸出血型:抗菌保肝止血护肾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治疗有关钩体病的治疗进展早期钩体的治疗大剂量PNC治疗严重晚期钩体者预防防鼠、灭鼠;保护水源、防止污染;预防接种:多价死菌菌苗注射;下田劳动时皮肤搽防护

6、剂,如樟子油,1%石炭酸凡士林等。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