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工程复习要点_终版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工程复习要点_终版

ID:16143228

大小:2.25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8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工程复习要点_终版_第1页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工程复习要点_终版_第2页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工程复习要点_终版_第3页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工程复习要点_终版_第4页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工程复习要点_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工程复习要点_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生物工程复习大纲1.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哪些,各种成分的作用是什么,主要代表物质是什么营养六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一、碳源:常用的有糖类,油脂,有机酸,低碳醇等主要功能:1)为菌体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和合成菌体所必需的成分;2)为合成目的产物提供所需的碳素成分二、氮源有机氮源:豆饼(粕)粉、花生饼粉、鱼粉、蚕蛹粉、酵母粉、玉米浆、尿素无机氮源:铵盐、硝酸盐等(由于细胞内的含氮物质都以氨基或亚氨基的形式存在,故铵态氮可以直接用于合成细胞物质;而硝态氮需还原成氨后才能被利用)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钾盐,硫酸镁,磷酸盐,微量元素需量微少

2、,但又不可缺少。一般作为碳、氮源的农副产物天然原料中,本身含有,不必另加。某些金属离子,特别是汞离子和铜离子,具有明显的毒性镁离子是许多重要酶(如己糖磷酸化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羧化酶等)的激活剂镁离子能提高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菌对自身所产的抗生素的耐受能力,如卡那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产生菌。硫存在于细胞的蛋白质中,是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硫是构成一些酶的活性基硫酸镁加入培养基中,在碱性条件下会形成氢氧化镁沉淀,配料时要注意。四、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及其衍生物不是所有微生物都必需的,只是对于某些自己不能合成这些成分的微生物才是必不可

3、少的营养物质。五、水生理功能:1)是微生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进行代谢反应的介质3)营养物、代谢物、氧气等必须溶解于水后才能通过细胞表面进行正常的活动;4)水的比热高,能有效吸收代谢过程中放出的热,使细胞内温度不致骤然上升;同时水又是热的良导体,有利于散热,可调节细胞温度。2.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法:在高温干燥条件下,使微生物细胞内各种与温度有关的氧化反应迅速增加,使细胞蛋白质变性和电解质浓缩等效应是微生物细胞中毒死亡的过程。湿热灭菌法:借助蒸汽释放的热使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酶和核酸分子内部的化学键,特别是氢键受到破坏,引起不可逆的变性,使

4、微生物死亡。1.培养基杀菌D值的计算D值-----利用一定温度进行加热,90%的活菌被杀死时所需的时间(min)即为D值。又称1/10衰减时间。例:含有某种细菌的悬液,含菌数为105/ml,在100℃(212°F)的水浴温度中,活菌数降低到104/ml时所需的时间为10min,则该菌的D值即为10min。D100=10min2.单细胞蛋白指的是什么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

5、细胞质团。(从藻类、细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中所提取的蛋白质称为单细胞蛋白质)3.什么是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primarymetabolite)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通过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因此初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只要在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轻则引起生长停止,重则导致机体发生突变或死亡,是一种基本代谢类型。次级代谢产物(secondarymetabolite)是指微

6、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他们可能积累在细胞内,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4.微生物工程的概念,微生物工程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哪几个领域的内容?微生物工程定义: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机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代谢工程、生物信息工程和计算机控制等新技术结合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发展的几个阶段传统的微生物发酵

7、技术—天然发酵特点:只知现象,不知本质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特点:天然发酵向纯种发酵转变(第一次技术转折)主要产品:酒精、丙酮、丁醇、甘油第二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以抗生素的生产为标志青霉素的发现与大量需求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代谢调控技术由氨基酸发酵开始了代谢控制发酵。石油发酵阶段大规模、连续化、自动化的开始第四代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DNA重组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等应用,基因工程产物问世。1.发酵生产产品的类型有哪些,目的是什么发酵生产产品的类型1)初级代谢产物(氨基酸、核苷酸、多糖)2)次级代谢产物(

8、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目的:1)微生物菌体的发酵:SCP、药用真菌(冬虫夏草、茯苓等)生物防治制剂(如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