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

ID:16187399

大小:4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8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_第1页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_第2页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_第3页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_第4页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请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形成的理论依据、必然性和可行性。城市和乡村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社会分工则是导致城市和乡村出现并“城乡分离”的基本动因和历史前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

2、的分离”,出现各自独立的形态。“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总的来讲,作为劳动分工的城乡分离有合理性、必然性,对生产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具有历史进步性。城乡分离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的矛盾和某些负面效应,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城乡对立才成为一大社会矛盾并且日益尖锐化。城市本身反映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逐步成为工业、商业、

3、航运、贸易、地方中心,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并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乡村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等方面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城市是经济的中心,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而乡村却是孤立和分散。马克思指出:“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入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导致劳动活动本身的畸形发展。然而,农村的地位和功能不能替代。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

4、基础的理论——农业劳动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农业特别是食物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其他经济部门独立化的基础。但是,城乡分离、对立使生产贸易消费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门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城乡会重新在更高级的形态上实现融合,形成结合城市和乡村

5、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的新的统一体,才能从以往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摆脱愚昧落后的要求。第二,城乡统筹发展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自觉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第三,城乡统筹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自由发展”要求消除城乡分离造成的“劳动活动本身的畸形发展”,消除城乡对立是“消灭整个旧的分工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一要发挥城市和城市化的作用,实现以城带乡发展。具体途径之一是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走乡村城

6、市化之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需要发展农业和改善乡村,而城市在农村进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自从产生就逐步成为工业、商业、航运、贸易、地方中心,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乡村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等方面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城市的繁荣能把农业、乡村从简陋、落后状态中解脱出来了。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城乡差别和对立的消除,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前提。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涉及到思想观念的更

7、新,也包括政策体制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须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把握精神实质。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新的概念,比较一致的系统的定义解释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内涵,主要是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城乡居民拥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义务和平等的发展机会,使城市和农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

8、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老课题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马克思早就指出,必须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恩格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斯大林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