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ID:16200446

大小:3.23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8-08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_第1页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_第2页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_第3页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_第4页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谱写者;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坛,供全国人民纪念;猜一猜?新课导入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会员、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他是……李四光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李四光(1889年-1971年),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的一个贫寒人家。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知识与能力1、李四光回国工作的原因与目的。2、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

2、奠基人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3、推翻“中国贫油”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引导理解与探究问题链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决定了他人生高度。2、科学的态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学习李四光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3、急国家之所急,将科学服务于祖国和人民,李四光是科技界的旗帜。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李四光能够成为中国科技界一面旗帜的主观与客观原因。重点难点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学习造船:为国造船1904年7月,李四光以优异成绩被破格选送到日本留学,经过三年普通科学

3、习后,又于190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李四光留学日本时为什么选择造船专业?思考?早在童年时代,李四光就听父亲说过,由于中国的舰船不如日本,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李四光选择了造船专业,并认真学习,立志学成后要为国家建造一流舰船,使中国不再遭受外国欺凌。1910年李四光毕业回国,次年在北京参加清政府的“游学毕业生考试”,获“最优等”成绩,赐“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李四光留日期间,发生了一件对李四光人生影响极大的事。1905年,年仅16岁的李四光参加了孙中山筹组同盟会的活动,并宣誓加入同盟会,当时,孙中山抚摸着他的头说:你年纪这

4、么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你“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孙中山2、留学英国,改学地质:为国开矿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中华民国成立后,已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的李四光因目睹袁世凯政府的黑暗统治,愤然辞职,决心留学英国读书。李四光想一想1、李四光留英时为什么选择地质专业?2、他在获得硕士学位后为什么一定要回国工作?英国1913年10月,李四光入伯明翰大学留学,最初学习采矿。后来,他想到当时的中国,采矿实权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国人只能任人摆布,就决定改学地质。李四光希望学成回国,让中国人也

5、能开发自己的矿藏。伯明翰大学1920年,已获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应蔡元培之聘请,回国成为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从此开始了他终身的地质科学研究事业。北京大学李四光为什么三次(1910年、1920年、1950年)均选择了回国?思考“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名言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在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一面闪亮的旗帜——“李四光”在地质学的基础上,用力学的原理,研究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规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从地质构造现象出发,追索力的作用,从力的作用方式,来追索地壳运动的方式,进而探索地壳运动起源问题。地质

6、力学地壳运动1926年,他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一文。在这一著作中,李四光在吸收了当时国际先进地质学家思想营养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和东亚的地质构造特点,形成了中国的地质理论,并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这部著作成为李四光在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1、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945年,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率先将力学引入地质构造的分析,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地质力学理论始具雏形。1948年,李四光代表中国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第一次应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从

7、此,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1962年,李四光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这是他对自己40余年地质力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此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地质学概论2、在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李四光在1920年回国后,陆续采集了大量科化石标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深感描述与鉴定的烦琐,李四光创立了10条鉴定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一标准被中外古生物学家普遍采用。远古动物化石标本(1)古生物学研究方面蜓(ting亭),有孔虫化石的一类,壳为石灰质,多呈纺锤型。通过对蜓

8、的种属鉴定,可以较为准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