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编辑概论

网络新闻编辑概论

ID:16233465

大小:45.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8

网络新闻编辑概论_第1页
网络新闻编辑概论_第2页
网络新闻编辑概论_第3页
网络新闻编辑概论_第4页
网络新闻编辑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新闻编辑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新闻编辑概论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定义: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发布,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网络编辑是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网络编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职业,2006年首次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美国学者戴维·申克在他所著的《信息烟尘》一书中,给网络新闻编辑下了这样的经典定义:"网络新闻编辑应该成为人类全部知识的电子档案的照看者,成为具有预测能力的电子图书馆的管理员,而不单单是简明新闻的播报者

2、。"一、网络媒体的基本意义互联网:在非计算机领域里,一般人们所指的网络,通常都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人们接触最多的一个网络。网络:互联网包含网络,多数情况下,网络与互联网可以等同理解。网络媒介:侧重说明网络作为一种传播介质的属性。在网络中承载的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网络媒体:在通常情况下,网络媒体多指具有一定资质的、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从事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机构。有时也称新闻网站,包括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和有新闻登载资格的商业网站。二、网络新闻编辑加工的特点(一)、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网络中的大众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渠道,在一

3、个多元化、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传播活动。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相比,它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特点:1、低门槛性:信息发布设备方面的低门槛和信息发布技术的低门槛。2、全时性:传播过程的全时性;信息存储的全时性;信息接收的全时性3、海量性:既可指存储空间的海量性,也可指信息的海量性。存储空间的海量性直接造就了信息的海量性。4、互动性: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网络的一个本质性特点,这意味着网络打破了过去由信息传播者单向传送信息的格局,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切实可行。互动方式:受众点击新闻形成的直接反馈、受众对新闻发表评论、受众提供新闻线索、在线交流、在线调查等。互动

4、的意义:(1)信息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2)受者参与新闻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强(3)受者与受者之间的交流也得以增强5、多媒体性两层含义:一是指网络这个大平台,可以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信息。二是指在网络新闻或信息传播中,可以在单一报道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6、多级性信息流动的多级性: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有多种,可能通过不同方式的多级传播。网络信息的传播通常是大众传播渠道、群体传播渠道与人际传播渠道三者的结合。信息作品集消费过程的多级性:一个完整的网络新闻作品可以有五个层次。7、连通性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通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连通性受众之间的连通性

5、各种传播形态之间的连通性(二)网络传播的受众特点1、个体性: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而网络使"点对点"传播成为可能,也就是网络能够为个体"量身定做",提供它所需要的有关信息,做到"个性化"服务。在网络传播活动中,个体的角色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并处在不停的转换之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与以前的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不同的是,网络提供了一个平等地自我表达的平台,任何有条件上网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等,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别人分享。在网络受众的身上,客体身份与主体身份交融起来,极大地体现了网络受众的主体性。2、社会性:网络传

6、播带来了受众的连通性,受众在网络中进行信息消费或从事其他活动,往往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扰,他们的"个性化"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非常强烈的网络社会环境的因素。3、虚拟性:网络传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的虚拟性。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身份可以是隐匿的,这样其传播活动很少受到限制。4、自主性:受众的角色会随着媒介变化而改变。与以往的传统媒介不同,网络这种双向型、去中心化的媒介为受众主体构建机制的重新构筑提供了种种新的可能。在网络世界里,网络受众大多会脱去压抑自己原生态的面具,充分地进行自我表达,尽显自己的锋芒和个性,扮演着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扮演的角色。这样网络

7、就给他们提供一个重塑自我的机会,他们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塑造全新的自我。他们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或不便向他人吐露的纯属自身的真实、重要、隐秘的私人细节和内心想法显示出来,摘下现实生活中虚伪的面具,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本身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表现往往更彻底地揭示出人的本性。5、参与性:网络媒体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具体表现为两种方式:其一是受众--传者之间的纵向的意见反馈。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极其方便地通过电子邮件或其它网上交流方式,与作者和编辑进行沟通,及时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传播者。其二是受众--受众之间的横向意见交流。网络

8、用户可以通过互发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也可以把自己获得的新闻信息、对某一事件的意见看法"贴"到B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