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

ID:16234903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8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_第1页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_第2页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_第3页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_第4页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这篇文章是从一个摄影工作者的角度谈‘摄影’,但对一般业余爱好者还是有启发的。一、纪实摄影拍什么?怎么拍?感觉我们的纪实摄影有些走入误区,如什么21条之类的,作为摄影基础构图训练是不错的,但作为纪实摄影指南极容易误导初学者。带着心里事先设计好的那个构图框架和内容,到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套用,是把生活与艺术本末倒置了,这样来拍纪实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样的纪实摄影肯定会越拍越窄小,最后误入一个死胡同。当然,21条的原作者也是反对以这样的方法来拍摄纪实照片的。我们国内有相当部分的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拿着相

2、机扫街时是怀着一种猎奇不正常的心态,他们总是把镜头对准破街老巷和边缘人群,房子是越破烂越好,人是越穷、越变态、越怪异就越激起他们的兴奋快感。在许多摄影展上总是能够看到很多远离生活主流的光怪陆离的纪实照片,而这样的作品又总有几幅获了奖,于是乎又进一步误导了更多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误认为只要能拍到这样光怪陆离的内容就容易成功。当然我并不绝对地反对拍摄这样的纪实作品,因为人人都有好奇心,都市大街上偶然死一只老鼠也会围上一大堆人看热闹。但如果总是这样的猎奇式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纪实摄影就是不正常的现象了,因为它们毕竟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

3、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我们相当多的摄影家,放着眼前的大量鲜活的生活、工作内容不去反映,不去表现,而是专门寻找一些刺激性阴暗画面和场景,我认为是对纪实摄影的一个误导。难怪有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没有真正的纪实摄影,我们的纪实摄影在那里?纪实摄影的着重点应当放在那里?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身边,在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在身边单位同事工作中、在回家的路途上、在家人逛公园、进超市购买物品、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医院看望父母老人、为孩子交学杂费等等。。。。。这样的平凡的工作和平凡的生活,我们太熟悉了,熟悉得我们都懒得举起相机,这样平凡的内容太

4、泛味,泛味得我们都懒得拿出照相机。如果你是一位刑警,你拍摄过刑警队员的枯燥无味日常调查取证工作吗?拍摄过下乡几月,胡子没刮,疲惫地回家的景象吗?如果你是一位巡警,你拍摄过同事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和寒风刺骨的冬天上街巡逻吗?你拍摄过你的同事们风餐风宿露的工作场景吗?你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过你最熟悉的朋友们喜怒哀乐的场景吗?你是否还能对这样平凡的生活感动吗?如果你对这样的题材和内容一点提不起兴趣,我只能非常遗憾地告诉你,你还不具备一个纪实摄影家的最基本元素,尽管你的摄影技术非常高超。如果你对这类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很感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

5、拍摄,那我一定非常尊重你,我认为你起码已经具备了纪实摄影大师们的最基本特性,那就是热爱生活、观察平凡,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生活的真谛,这是中外纪实摄影名家们的共同特性之一,很难想像一位对生活没有热情的人能够拍摄出好的纪实作品。在这方面我们大家应当向侯剑华老师学习,不信你可以看看他的纪实作品,很难得呀!如果你想学习纪实尤其是人文纪实摄影,我推荐一定要向候老师学,你在纪实革命的大方向上就绝对没有错,你在纪实革命的康庄大道上会越奔越欢畅,你终于找到了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无穷无尽、永不枯竭的生活之源。当年黄埔军校的那些毕业生,个个

6、都是才华横溢,但路线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跟了蒋介石就倒霉失败,跟了毛泽东就奔向胜利。“不怕进错门,就怕跟错人”呀!老祖宗的经典之谈。二、什么是人文纪实?我个人认为:人文纪实从广泛的定义就是真实地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现状;从隘义上讲就是反映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想起78年到81年我在北京当兵时,每次进城都要为许多战士在天安门前拍摄一幅照片,这是纪实性的记念照,这幅照片对这个人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它记录了这个人在某年某月某日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实现了他小的心中梦想,这时他在照相机前是庄重而严

7、肃的,他会当作一件十分重要大事来完成,这既是他本人真实自我反映,但又不是他本质个性的表现。但拍完记念照后,他会如释重负,高兴地转过头细细观赏天安门城楼,或兴奋地与战士们在广场上奔跑跳跃,新奇地观看每一个建筑物,这时我一定会把相机追随着他的身影连续拍摄,这才是他真实的自我个性反映,这时摄影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你所拍摄的内容已经不是记念照了,这是真正的纪实摄影,你可以把这一组照片整理出来,取名为《我终于看到了天安门》,它反映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那一个年代人们对天安门的普遍情感,你能够拿出当年这样的照片来么?遗憾的是我许多年后才

8、认识到这一点,虽然当年我的摄影技术并不差,俺凭别人的瞳孔变化就可以准确地测光,用步幅可以准确地测距,为战士们拍摄的每一幅天安门记念照都很清晰,我相信他们直到现在肯定还珍贵地保存着,但我却留下的遗憾。我反对纪实摄影构思在先,技术前先,如21条之类的,这些条条框框多了,会埋没你的灵感和思想,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