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ID:16236160

大小:812.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8-08

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转龙湾水利枢纽工程土坝设计指导教师李瑞职称见习所属教研室道路桥梁教研室教研室主任潘华贵学生姓名赵豪专业水利水电班级水建一班学号1211210642012年11月11日l1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前言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也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

2、泛、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土石坝按坝高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按其施工方法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碾压式土石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坝型。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碾压式土石坝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均质坝:坝体断面分防渗体和坝壳,基本上是由均一的黏性土料(壤土、砂壤土)筑成。2、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即用透水性较大的土料作坝的主体,用透水性极小的黏土作防渗体的坝,包括黏土心墙坝和黏土斜墙坝。防渗体设在坝体中央的或稍向上游且略为倾斜的称为黏土心墙坝;防渗

3、体设在坝体上游部位且倾斜的称为黏土斜墙坝,是高、中坝中最常用的坝型。3、非土料防渗体坝: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建成的坝,按其位置也可分为心墙坝和面板坝。本次设计为东、西乌兰木伦河交汇处至上游西乌兰木伦河约7km处,曾提出过转龙湾Ⅱ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417km2(包括相对闭流区401km),多年平均流量4890万m3,输沙量780万吨。该河段河床走向近东西,坝址河底高程1215.0m,河床宽约300m,覆盖层厚3~5m。右岸山梁高程为1275m,上覆盖层为风积中细砂,坝肩主要为基岩岸

4、坡,表层风化强烈。左坝肩为松散风积堆积物,山梁高程1280m,均为流动沙丘。基岩出露高程1235m,为白垩系下统伊金霍洛组紫灰色中粗砂岩夹紫红泥质粉砂岩。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转龙湾Ⅱ坝址最大坝高47m,总库容1.82亿m3。同转龙湾坝址比较,最突出的优点是不涉及铁路淹没改线问题。但由于水工建筑物布置及交通条件差,控制面积为转龙湾坝址的73%,库容小,水库寿命短,供水及防洪能力低,不适应严重缺水地区对水资源的供需要求。从总体效益分析,远不及转龙湾坝址优越,因此选用转龙湾坝址是最合适的。l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摘

5、要适当修建大坝可以实现一个流域地区发电、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E江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区,通过对其地形地质、水文资料、气候特征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设计适合的枢纽工程来帮助流域地区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根据防洪要求,对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坝顶高程及泄洪建筑物尺寸;通过分析,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形式、轮廓尺寸及水利枢纽布置方案;详细作出大坝设计,通过比较,确定坝的基本剖面与轮廓尺寸,拟定地基处理方案与坝身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对泄水建筑物进行设计,选择建筑物的形式、轮廓尺寸,确

6、定布置方案,拟定细部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水库建成后,可建装机容量约为24MW的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05亿度;可增加灌溉面积约10万亩;水库配合下游河道整治等措施,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农村、公路、铁路以及旅游景点的威胁;可为发展养殖创造有利条件。关键字:坝型选择枢纽布置大坝设计基础处理l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设计依据21.1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21.2特征参数2第二章工程等别和标准32.1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32.2洪水标准32.3地震裂度3第三章工程选址、选型及布置43.

7、1坝址选择43.2枢纽布置43.3坝型比较及工程总布置方案5第四章挡水建筑物84.1大坝布置84.2土坝84.2.2坝体结构124.2.3、土坝渗流计算124.2.4坝基处理工程22第五章溢洪道设计245.1溢洪道地形资料245.2溢洪道地质资料245.3溢洪道的位置选择245.4溢洪道布置24第六章细部构造296.1护坡296.2反滤层设计296.3防渗体的土料要求296.4排水结构30结论31参考文献3212水建一班-11-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设计依据1.1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防洪标准》(GB502

8、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2006)《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1.2特征参数(1)特征水位校核洪水位(P=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