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

ID:16237422

大小:277.00 KB

页数:103页

时间:2018-08-08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_第1页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_第2页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_第3页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_第4页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硕士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硕士研究生《兽医毒理学》教学计划(总学时:60学分:2)第一章绪论概念、发展历史与方向、学科分支第二章毒物代谢动学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第三章毒作用机理重点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阐述(自由基—氧化应激、共价结合、钙稳态失调、酶活性影响等)第四章外源性化学物致突变作用(概念、机理、危害)第五章外源性化学物致癌作用(概念、机理、危害)第六章外源性化学物致畸变作用(含生殖毒性,概念、机理、危害)第七章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概念与分析方法)第八章安全试验及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第九章免疫毒理学第十章外源性化学物毒

2、作用的生物标记(接触生物标记、效应生物标记与敏感性生物标记)第十一章讨论具体药物或其他化学物的毒性:1.砷制剂的毒性、生态毒性及其防治措施2.重金属(铅、镉)的毒性3.生物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等)的毒性研究概况实验课:1.了解亚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2.小白鼠精子畸形试验3.小白鼠染色体突变试验考试方式:1.平时讨论情况2.综述或笔试方式2001年10月20日103硕士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兽医毒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毒理学概念和一般原则第二章毒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第二节毒物动力

3、学第三章毒作用机理第一节决定毒物的靶器官的机理第二节引起生理功能异常的机理第三节引起组织结构损伤的机理第四章一般毒性试验和专门毒性试验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毒理学概念和一般原则第五章化学物的“三致”作用第一节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第二节化学物致畸作用和生殖毒理学第三节化学物致癌作用第六章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分析第三节控制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的措施第七章中毒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第一节中毒的诊断第二节中毒的治疗第三节中毒的预防第八章安全试验及安全性的毒理学评价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安全试验的设计原则第三节毒理

4、学评价程序第四节新兽药和兽药新制剂管理办法第九章生物毒素毒理第一节细菌毒素(内毒素、外毒素)第二节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镰孢霉素素、甘薯黑斑霉毒素)第十章杀虫剂和毒鼠剂第一节杀虫剂(有机磷、有机氯、氨基虫酸酯类)第二节毒鼠剂(磷化锌、安妥、华法令、氟乙酸盐)第十一章金属和类金属中毒(汞、砷、铅、硒)103硕士研究生《动物毒理学》教案第十二章有毒植物中毒(氰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栎属植物、黄芪属和棘亚属植物,棉子饼)第十三章药物中毒第一节抗生素的毒性第二节硝基呋喃类第三节磺胺类药物第四节抗菌增效剂第五节抗寄生虫药物第一章绪

5、论第一节概述毒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说它古老,早在“神农尝百草”年代,古籍上有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中毒七十”,人们已具备了中毒的概念。毒理学的历史,自有文字的记载大约有3500年的历史,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的医学书上记载过对毒物的认识。在古代有毒物质被列为杀伤工具,英文“toxic”来自希腊文“toxon”,词意为弓箭。古代人用来作为狩猎工具和武器。毒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先由巴黎大学西班牙学者Orfila于1815年编写的著作中提出的。但毒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得到迅速发展,只是近二十多

6、年。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包括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一方面,它们对大气、土壤和水造成了污染,并愈趋严重,另一方面,包括农药和非农药类有机化合物、药物和添加剂等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和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直到在60~70年代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必须控制环境污染,由此制订了一系列有关法律和法规,也使医学、畜牧兽医和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的科学工作者认识到了毒理学的重要性。毒理学是与其他多种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免

7、疫学及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深入,特别是化学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等手段的提高,促使了毒理学的研究日趋全面。总的来说,在70年代以前毒理学研究水平在整体→器官→细胞亚细胞水平,70年代以后期迅速发展为分子水平,尤其重视分子作用机制,即:1.钙稳态(Homostasis);2.大分子共价结合;3.氧化损伤。现代毒理学研究的重点不再是急性、慢性和肉眼评价(死—活比率的计算),而是着重于慢性毒性和微细效应的研究(subtleeffect);不再是即时效应的研究(immediateeffect),而着重于特有的最终迟发性反应(del

8、ayedresponse),如致突变(mutageniceffect)、致畸(Teratogeniceffedt)、致癌(carcinogeniceffect)、先天性缺陷(birthdefect)、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或对行为的影响(behavioraleff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