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

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

ID:16253952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_第1页
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_第2页
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_第3页
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_第4页
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京剧的发展论文:浅述中国京剧的发展前言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随着物质上的满足后,人们更需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因此,人们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戏曲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而在戏曲音乐中,京剧艺术又经过多次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一种是古希腊的悲剧和戏剧,另一种是印度的梵剧,第三种就是中国的戏曲。戏曲是以歌舞表演故事的艺术。中国的京剧正是戏曲诸多剧种中的典型代表。京剧的三大基本特征京剧是戏曲的

2、一种,其基本特征与戏曲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是一样的。京剧艺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综合性”。因为京剧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广义的“综合性”就是多样性。“综合性”主要指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戏里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京剧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它的“虚拟性”,高度虚拟化表演可以引发观众的各种想象和意境,反映出京剧艺术在处理空间和时间问题上的智慧及灵活性。京剧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它的“程式性”,表演的过程及形式都已经形成高度的规范化和固定化,许多专业的演员

3、自幼年起就要接受各种程式动作的严格训练,这样才能保证以后正式演出的质量和水平。京剧的起源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徽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枣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当时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后,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

4、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同时又受到北京的语言、风俗等地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

5、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剧的三个鼎盛时期第一个鼎盛时期: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第二个鼎盛时期:20世纪初。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尚、程、荀;生行的余派、马派、麒派;净行的金派、郝派

6、、侯派、丑行的萧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比如:旦行的梅、尚、程、荀生行的余派、马派、麒派净行的金派、郝派、侯派第三个鼎盛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结束语戏曲音乐是撑持戏曲艺术这个世纪瑰宝的主要支柱之一。戏曲艺术的文学剧本,可以使故事与人物广为流传而被表演,也可以让男女老少顺口而歌,随时享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戏曲音乐的重要性

7、是不言而喻的。在革命年代,戏曲尽管承担了“唤醒民众、宣传革命主张”的作用,但那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发挥的作用。一方面,在二十世纪初,科技还不发达,传媒手段很少,仅有报纸等少数几种,而在当时的中国,民众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多数人不识字,局限性很大;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戏曲的审美、娱乐功能,将革命主张融于戏曲之中,民众易于接受,方式较为隐蔽。建国后,党和政府处于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考虑,将艺术院团国有化,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因为当时意识形态领域就广播、报纸、文学、艺术等及大门类,群众的

8、文化娱乐活动也比较单一,看戏是老百姓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戏曲的本质而言,它并没有什么非常直接的功利作用。纵观中国戏曲发展史,戏曲的主要作用是审美、娱乐。尽管在传统社会里戏曲常常也会在节庆祭祀中起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娱乐和审美。戏曲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传颂英雄事迹,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戏曲也反映社会现状,反映民间心声,反映人民疾苦,反映剧作者对社会的反思。但是,这些作用,都是寓于审美娱乐之中的。如果离开了审美,将戏曲简单地看作政治的工具和教化的手段,势必把戏曲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