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二月兰》+

季羡林《二月兰》+

ID:16255702

大小:2.19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8-08

季羡林《二月兰》+_第1页
季羡林《二月兰》+_第2页
季羡林《二月兰》+_第3页
季羡林《二月兰》+_第4页
季羡林《二月兰》+_第5页
资源描述:

《季羡林《二月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故园情深《二月兰》季羡林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作者丰富复杂的人生阅历与散文创作的关系。体会《二月兰》中的象征意义。国学大师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以及英、德、俄、法等多种语言。生平(1911—2009.7.11)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人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

2、文老师是翻译家董秋芳。"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1933年季羡林有了女儿,取名季婉如,后毕业天津大学,成为核工业部的高级工程师,已病故。1935年,季羡林又有了儿子延宗,即是季承。1994年春,去世。与小学

3、文化的妻子相守一世情在道德方面,她可是超一流的。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上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她对待任何人都是忠厚诚实,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她不会撒谎,我敢保证,她一辈子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季羡林在德国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德国情缘季羡林与伊姆加德小姐矛盾中的取舍“为了不伤害或少伤害别人,还是自己来咽下这个苦果。

4、”60年的等待90岁生日收到的照片1946年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文革中遭受迫害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季羡林先生在十年浩劫期间,冒着危险翻译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成为世界翻译史上的一件盛事。而他在学术上的真正冲刺

5、却是在70岁之后。多年来的积累、学贯中西的文化素养让他厚积薄发,才思泉涌。近年来,季羡林先生主编了《传世藏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出版了二十四卷本的《季羡林文集》等。季羡林先生说,他做学问就像是农民耕作,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而连续写出700多万字的著作,也的确创造出了学术界的奇迹。著作:《季羡林文集》,共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季先生研究了一辈子东西方文化,但他认为:东方文化的道德观、价值观更符合世界发展方向。21世纪一定是中国的世纪,申奥成功

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季先生终生从事教育,教育的目的:我们中国第一个提倡的就是“为人”,为人第一。所谓“道德文章”,当然要先讲道德,然后讲文章,这是基础。为人第一,学问第二。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要做好这篇“道德文章”,把“忠诚”的道德核心发扬光大。季羡林说: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50年前的雨衣仍在穿穿衣哲学:我行我素,就是这一身打扮,你爱看不看,反正不能让你指挥我。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春、夏、秋、冬,永不变化。用物哲学:只要能用,决不丢弃,敝帚自珍。儒雅的风度,从其学识和人品中来,而不是

7、从其衣着中来。 消费哲学的核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斯下矣”。潜意识里永远是: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衣足以蔽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温家宝八次探望季羡林大师温家宝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品表示景仰,他说:“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三辞桂冠”《病榻杂记》不久前在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病榻之上,季羡林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