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

ID:16262076

大小:94.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8-08

关于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全民创业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关于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思考XX【前言】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就业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87号)精神,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分析了我市创业促进就业的现状,提出了推进“创业型城市

2、”创建的指标体系与目标任务,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六项具体创建举措。一、对创建创业型城市必要性的认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要求,2008年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28个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要求。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指导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要创建创业型城市,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充分认识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有利于提升全民创业意识。一个优秀的创业型城市,首先要有浓厚的创业氛围。丹阳市东部的界牌镇、新桥镇农民创业激情四溢

3、,几乎家家办企业、人人在创业,创业普及率达80%以上。全省十大杰出创业明星丹阳市罗伯特车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峰,从一个普通打工者,到踏上创业之路,凭的就是创业的激情、创业的冲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从全市创业氛围上来看,总体上全民自主创业的观念落后,创业动力不足,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热情不高。普遍存在打工者多、创业者少。有些人虽有创业的欲望,但缺乏创业的勇气,创业激情不高,不想、不愿去艰苦创业,这就迫切需要改变我市城乡居民的传统思维,确立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理念,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使一切创业主体的创业激情迸发出来,把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挖掘出来,形成人人尊重创业、人人参与

4、创业、人人支持创业、各行各业为创业提供良好服务的生动局面。二是有利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创建创业型城市,不仅有利于将积极的就业政策融入劳动者的创业过程,而且更有利于在经济发展中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新增就业难度加大。2008年底以来,由于28一些企业停产、订单减少、效益下滑,新增失业增加,外出打工农民工回流,致使今年一季度,全市登记失业人员总数已接近历史最高值,保民生改善和保社会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措施,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扩大就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5、,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采取超常措施,多举并重,通过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更多的人走上就业岗位,在我市尽快形成全民创业、充分就业的良好局面。三是有利于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创业是富民之源,寓富于民,藏富于民,放手让每一位公民都有机会成为创业的主体,鼓励百姓的创业,使人民群众更快地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这样可使社会结构更加合理,进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均衡发展,推进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四是有利于保持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28的具体体现,不仅仅是一项促进就业的对策,从

6、深远意义上讲,更是一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措施,既有利于城市本身创业者队伍扩大,带动就业增加,开拓改善民生的新的增长点;又有利于促进城市生产力发展,拓展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来保证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我市提出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条件分析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环境较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创业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创业服务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完善,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成效较好,符合国家提出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的基本要求。同时,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始终把创业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为抓手,以落

7、实创业贷款和扶持政策为手段,以优化创业环境和改进服务为保障,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全市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创业促进就业效应倍增。2006-2008年,成功扶持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3500人、4000人、4500人以上,年均递增达9.5%,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近4万个。今年1-3月份,在创业政策激励效应下,又有1272人实现成功创业,同比增加了3个百分点,带动就业近4000人。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具备以下几个有利条件:1、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8促进创业,政策是刚性手段。劳动保障部门服务全民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