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路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设计计算书

济阳路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设计计算书

ID:16354517

大小:8.76 MB

页数:129页

时间:2018-08-09

济阳路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设计计算书_第1页
济阳路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设计计算书_第2页
济阳路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设计计算书_第3页
济阳路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设计计算书_第4页
济阳路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设计计算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阳路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设计计算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计算书(共53页)工程项目名称: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专业项目名称:济阳-三林线路旁通道土层冻结加固图纸编号:SM7-B1·202-1/2-JGP-01-01~15设计/日期:校审/日期:审定/日期:目录第一部分冻结壁设计计算11设计依据12设计概况12.1设计内容12.2旁通道与隧道结构关系12.3旁通道结构特征22.4地面及地层条件23冻结壁承载力计算33.1冻结壁厚度确定33.2冻结壁结构力学计算33.3冻结壁有限元数值计算10第二部分隧道预应力钢支架计算421设计依据422计算机计算软件423计算内容423.1上

2、部均匀受力情况:433.2考虑不均匀受力情况47第三部分应急防护门计算501设计条件502水土压力计算503构件计算50第四部分初期支护计算531通道处支架GJ-1计算532喇叭口处支架GJ-2计算5482第一部分冻结壁设计计算1设计依据1、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联络通道冻结工法设计(锦秋路站~上海大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补堪)[项目编号03020-C-(06)84]第一分册,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二○○六年八月。2、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锦秋路站~上海大学站旁通道及泵站构造图(SM7-B1·202-1/2-JGY-06-03B1),

3、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旁通道泵站结构详细尺寸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图纸为准。2设计概况2.1设计内容受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的委托,2006年10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锦秋路站~上海大学站旁通道工程地层冻结加固、施工支护、隧道支撑和防护门进行设计。根据7号线其它旁通道评审情况,在2008年01月按评审提出的共性意见,对本旁通道部分图纸进行修改(详见已发的B版施工图)。旁通道由与隧道钢管片相接的喇叭口、水平通道和泵站构成。地面为陈太路,设计采用水平冻结法加固地层,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减轻对周围地面环境的影响。2.2旁通道

4、与隧道结构关系盾构隧道与新开挖旁通道(含冻结壁)以及集水井平面位置关系见图1:图1旁通道(含冻结壁)与隧道关系822.3旁通道结构特征旁通道由与上、下行线隧道相交的水平通道及通道中部的集水井组成见图2。按旁通道线路设计,旁通道位置上、下行盾构隧道中心线间距为13.200m,旁通道与上、下行隧道开口处隧道中心标高分别为-15.889m、-15.881m。水平通道为直墙圆弧拱结构,集水井为矩形结构,通道和集水井均采用两次衬砌,其中通道初衬(钢支架喷射混凝土)厚度为320mm(喇叭口为350mm),集水井初衬厚度为300mm;通道的开挖轮廓长约9.60

5、m,宽3.54m,高4.26m,局部(喇叭口处)高约4.66m,宽4.60m;集水井开挖轮廓长5.00m,宽3.92m,深3.3m。图2旁通道结构示意图2.4地面及地层条件旁通道上方地面为祁连山路,位于陈太路与祁连山路交汇处西60m。地势相对较平坦,地面标高约+4.40m,旁通道施工范围内地层分布为:④淤泥质粘土层,层厚8.10~8.50m、平均8.30m,层底标高-10.50~-11.16m、平均-10.90m。土质均匀,夹少量薄层砂,含云母、有机质,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光滑。湿度为饱和,流塑状态,压缩性高。⑤1-1粘土层,层厚1.7

6、0~3.30m、平均2.37m,层底标高-12.60~-14.33m、平均-13.26m。土质均匀,含云母和有机质,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光滑。湿度为饱和,软塑状态,压缩性高。⑥粉质粘土层,层厚4.00~5.20m、平均4.43m,层底标高-16.60~-19.53m、平均-17.70m82。土质均匀致密,含铁锰质锈斑及结核,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湿度为饱和,可塑状态,压缩性中等。⑦1砂质粉土层,层厚7.30~10.00m、平均8.63m,层底标高-25.20~-26.96m、平均-26.33m。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

7、土质不均,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湿度为湿,密实度为密实,压缩性中等。由于上述部分地层容易压缩、在动力作用下易流变,开挖后天然土体本身难以自稳。其中旁通道下部与集水井全部(含冻结壁)位于承压含水的⑦1砂质粉土层中,施工时容易发生水土流失,考虑承压含水层影响,因此,在施工旁通道和集水井时必须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进行稳妥、可靠的加固处理,施工底部冻结孔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喷水涌砂。3冻结壁承载力计算3.1冻结壁厚度确定根据上海市《旁通道冻结法技术规程》要求,冻结壁的力学计算模型按均质线弹性体简化,其力学特性参数取设计冻结壁平均温度

8、下的冻土力学特性指标。设计选取-10℃冻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150MPa和0.3,由于集水井底部接近⑦1砂质粉土层,粘性土层冻土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