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文综

【地理】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文综

ID:16357278

大小:878.4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地理】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文综_第1页
【地理】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文综_第2页
【地理】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文综_第3页
【地理】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文综_第4页
【地理】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文综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江西省上饶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文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饶市2015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地理试题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1965~2025年的世界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A.汽车需求量B.国内生产总值C.劳动力数量D.能源消费总量2.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区依次为A.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B.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C.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D.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古人造字,蕴含着某

2、些地理知识,如“间”一“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我国某地景观图。据此回答3-4题。3.秋分日北京时间14:1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A.松嫩平原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内蒙古高原104.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   B.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C.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6°52′   D.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上饶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地理现象与主

3、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与⑦植被相似———降水量相近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③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相同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6.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高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苹果我国北方地区初次霜冻(指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或0℃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出现的早晚对粮食产量影响极大。图a为“我国部分地区近30年来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图”,图b为“近30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玉米亩产与初霜冻日期关系图”。读图,完成7-8题。107.读图

4、a,下列判断正确的:A.图中北部地区无霜期最长B.初霜冻日期季风区早,非季风区晚C.东部地区初霜冻日期差别小,主要是因为距海近D.西南部地区初霜冻日期差别大,主要受地形影响8.据图b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稻玉米亩产高低与初霜冻日期早晚呈正相关B.初霜冻日期提前的年份可通过营造防护林减轻农业损失C.初霜冻日期推迟的年份,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较弱D.初霜冻日期提前的的年份,水稻生长期延长,亩产高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

5、答9~10题。9.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10.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B.长江中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河流流速与潮流流速此消彼长。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为落潮流流速最快的时候;落憩为潮水落到最低时出现不涨不落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10前进和后退。下图为“

6、河口河流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11题。11.河口含沙量如甲所示时A.涨急时刻B.涨急时刻前约2小时左右C.落急时刻D.落急时刻后约2小时左右36.(本题22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南部的多伦县(115°51′E至116°54′E,41°46′N至42°36′N),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这里特有的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系统敏感而脆弱,土地利用方式在农耕与畜牧之间更替频繁,土地质量状况亦随之发生动态变化。土地退化已成为该地区重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读不同时段土地利用转移统计(表1、表2)和1985年与2000年多伦交通对草场影响(图21),完成下列

7、要求。10(1)表1显示了6种土地利用类型相互间的转型,其中最能体现土地退化的除林地转变为草地外还有 ▲ 和 ▲ 。(4分)(2)表2显示,2000年—2010年土地退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水体的萎缩。近年来当地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居民数量变动不大,2000年后,实施退耕政策,退耕后的牲畜总量也得到控制并进一步减少,而且望天田(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的耕地)面积被压缩,蔬菜种植增加。据此分析水体类萎缩的主要原因。(10分)(3)解读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thematicmapper)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