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

【生物】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

ID:16365069

大小:411.3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生物】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_第1页
【生物】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_第2页
【生物】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_第3页
【生物】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_第4页
【生物】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安徽省安庆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届安庆二模生物1、2014年诺贝尔奖成果——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带入到纳米维度,下列有关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观察埃博拉病毒中核糖体的分布B、能观察受体在神经突触中的分布C、可捕捉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过程D、可追踪受精卵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显微镜和细胞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识记、思维和理解能力。【解析】埃博拉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A错;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带入到纳米维度,能观察受体在神经突触中的分布,可捕捉到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过程,也可追踪受精卵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BCD正确。

2、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作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选用新鲜肝脏中的H2O2酶做实验材料C、观察蝗虫精巢切片时,能看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应选用龙胆紫对细胞染色【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还原性糖正常用斐林试剂鉴定,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西瓜汁为红色,会对实验结果起遮蔽作用,A错;温度既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又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

3、响时,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B错;蝗虫精巢中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C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选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D错。3、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10A、per基因不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B、①过程的产物可直接作为②过程的模板C、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③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调节机制【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基因表达、反馈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

4、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per基因在人体的每个细胞中都是存在的,A正确;①过程为转录,②过程为翻译,转录形成的产物是mRNA的前体,需经加工才成为成熟的mRNA,才可用于翻译的模板,B错;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使得合成的肽链不断延长,C正确;由图可知PER蛋白可以调节基因的转录,从而使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这为负反馈调节,D正确。4、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

5、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表现型为突变型C、F1野生型个体都是纯合子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也是5:3【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识记、思维和理解能力。【解析】由题意可知,玉米的突变型和野生型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亲本表现型有可能为突变型,也可能是野生型,B错;由于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还有25%表现为野生型,所以F1野生型个体中既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C

6、错;由题意可知,亲本为Bb,F1中BB占1/4,bb占1/4,Bb占2/4,由于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所以表现为突变型:野生型=5:3,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突变型:野生型=5:3,D正确。105、大麦种子结构如图所示。发芽时,胚乳内的α-淀粉酶含量不断增加,使贮藏的淀粉水解,为胚的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将去胚的离体大麦种子糊粉层放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或放线菌素D(转录过程抑制剂)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前离体大麦种子去胚的目的是排除内源赤霉素的干扰B、该实验自变量是赤霉素或放线菌素D的有无C、赤霉素可通

7、过促进翻译过程来影响α-淀粉酶的合成D、赤霉素能解除放线菌素D对α-淀粉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探究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α-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的有无,B正确;为排除大麦种子中内源赤霉素的干扰,实验前应将离体大麦种子去除胚,A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仅添加赤霉素组α-淀粉酶生成量增加,仅添加放线菌素D组α-淀粉酶生成量减少,添加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组恢复正常生成量,

8、表明赤霉素能解除放线菌素D对α-淀粉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