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

ID:16376803

大小:904.2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9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四)(人教版必修2)测试范围: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残酷条件下的非常措施B.集中力量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C.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D.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影响的理解。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实行的特殊政策,故A是正确的,B、C两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也正确

2、,只有D项不正确,关键是理解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政策的含义。答案:D2.国内战争结束后,针对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苏维埃政府是怎样解决的(  )A.依靠政权力量强制征收B.放宽出租土地和劳动力的条件C.引导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D.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析:本题从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的角度考查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即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余粮收集制”相对应的是“固定粮食税”。答案:D3.(2013·课标全国Ⅰ,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

3、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无产阶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市场、货币等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也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项。A、C、D三项无法说明中国的改革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新版。答案:B4.(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

4、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解析:材料强调投机倒把活动与“正当”贸易区分不开来,说明该领导人不主张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活动,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选A项。答案:A5.1921年,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在那里他看到饥荒,也看到蕴藏着巨大宝藏。他用易货贸易的方式为俄国购买了价值100万元的小麦。后来列宁特地接见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上述材料表

5、明(  )A.美国政府派哈默对苏俄进行经济援助B.苏俄政府开始以出卖国家主权的方式换取外来援助C.苏俄政府开始与美国同流合污,利益一致D.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企业经营方式上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的能力。通过材料可知这体现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中对工业企业管理方式,较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A、B、C很明显与材料不符。答案:D6.(2013·课标全国Ⅱ,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

6、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解析:“尽快完成工业化进程”是这一思想的灵魂所在,这一思想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斯大林看到了苏联的落后,但是没有看到工业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斯大林的思想重在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在变革生产关系,两者并不一致,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斯大林的思想则重在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发展经济,D项错误。答案:B7.1936年苏联新宪法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建成的标志,是因为(  )A.它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B.它规定了苏联阶级结构的构成C.它规定了公民的自由和

7、权利D.它反映了苏联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化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建成”,社会主义性质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决定的,即经济基础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随之而来的变化是阶级结构的变化。答案:D8.斯大林时期,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余粮收集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④实行国家资本主义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的能力。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下,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③;而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