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的比较

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的比较

ID:16403742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的比较_第1页
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的比较_第2页
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的比较_第3页
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的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的比较姓名:孙明伦班级:08级中医学4班学号:08501203辅导教师:张慧敏摘要:根据补中益气和人参归脾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方解,病案等探讨补中益气和人参归脾治疗疾病时的侧重点。关键字:补中益气气虚血虚侧重辩证应用补中益气丸和人参归脾丸都是比较早出现的中成药,虽同属于补气药都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但是应用的侧重点有一定的区别下面我要论述的是补中益气和人参归脾鉴别用药。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著《东垣十书》脾胃论中,它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独特功能。本方适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下陷,食欲不振,气血两虚等引起的各类疾病。[组成与用法

2、]黄芪1.5克,病甚劳役,热甚者3克甘草炙1.5克人参去芦1克;有嗽者去之当归身酒焙或晒干0.6克橘皮o.6克升麻0.6-1克柴胡0.6―1克白术1克水煎去滓,远食一次热服。  [功效与主治]调补脾胃,益气升阳。主治饮食劳倦所伤,身热有汗,头痛恶寒,渴喜热饮,少气懒言,或饮食无味,体倦乏力,动辄气喘,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以及子宫脱垂、脱肛,久泻久痢等证。[说明]补中益气汤所主病证,皆饮食劳倦所伤,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居中州而连通上下,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健旺,才能升降正常,出入有序,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脾胃损伤,中气

3、虚弱,则升降失常,化源不充。《内经》云:“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脾胃气虚,清阳不能外循皮肤分肉之间,温分肉、肥腠理而卫外,故不任风寒;卫阳不固,则营阴不守而外泄,故自汗。中气虚而不升,清阳不得上养清窍,故头痛;谷气下流,郁遏下焦阳气,阴火上腾而乘土位,故烦热。土为金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少气懒言,动辄气喘。脾主四肢,“脾病则倦怠嗜卧,四肢不收”,故体倦乏力,不耐劳累。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失运,津液不得输布上承,故饮食无味,渴喜热饮。清阳下陷,脾失升摄,故子宫脱垂、脱肛或久泻久痢。本证头痛、恶寒、身热,皆以时发时止为特点,与伤寒头痛

4、、恶寒、发热貌似而实异。其头痛,每天晨起即感昏晕,或空胀,或闷痛,活动后自止,劳乏后加重,不似外感头痛之常作不休;其恶寒,就温或得衣被即可自解,与伤寒恶寒虽近火而不减者不同;其身热,劳乏则剧,得热躁烦,遇冷反寒,与伤寒发热恶寒并见者有别。病因不同,治法迥异,临证须当明辨。所以李东垣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脾胃论》)。  本方从补气升阳立法,首以甘温之黄芪为君,益气升阳,固表实卫而止汗;继以人参、白术、炙草为臣,益气

5、健脾,合黄芪而补中焦脾胃元气。佐以陈皮行气化滞,理脾和胃,使补而不壅;当归养血和营,偕君臣补气生血。更于甘温补益之中,伍以升麻、柴胡升清举陷,兼散肌热。诸药相配,使脾胃健,中气旺,则发热、恶寒、头痛、纳呆、体倦等证自除;清阳升,气陷举,则子宫脱垂、脱肛、久泻、久痢诸证可愈。  本方是补气升阳的代表方剂,对中气虚陷诸证确有良效,临证以少气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为使用依据。现代广泛用以治疗多种虚弱性疾患,如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腹泻、慢性痢疾等。特别对于无力性疾患,如内脏下垂、膀肮膨出,子宫脱垂、脱肛、重症肌无力等,酌加枳壳

6、(或枳实)、益母草,并增大黄芪、升麻用量,疗效甚佳。  本方也是“甘温除热”的重要方剂。凡脾胃气虚,身热多汗或素体气虚,久热不愈,以及气虚外感,身热不退者,均可酌情使用。下面有几个病案:1阴虚外感;患者,女,18岁,学生,2000年10月初诊。主诉:经常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身冷,四肢酸重,气短无力,动则汗出,伴有咳嗽痰稀白,食欲不振。证见:面色淡白,舌质淡红,苔薄白无津,左脉浮弦,右脉弦虚无力。治法:益气升阳,调理脾胃,温阳固表。方药:补中益气汤加桂枝、白芍、五味子。黄芪50g,白术20g,升麻10g,柴胡15g,人参15g,当归15g,炙甘草

7、10g,桂枝15g,白芍15g,五味子5g,大枣5枚,生姜15g。用法: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复诊:服药后气短好转,动则汗不出,饮食增加,左脉弦滑,右脉沉滑,上方减桂枝、白芍,加熟地25g,山药25g。用法:5剂水煎服,服后治愈。2脱肛患者,男,40岁,农民,1994年10月初诊。主诉:近1年多,经常腹泻,大便清稀,伴有脘腹胀满,嗳气,腰酸痛,周身乏力,食欲欠佳,近10余天,每次大便后脱肛,今来我院就诊,确诊为ⅲ°脱肛,后转我科治疗。证见:面色淡白,形体消瘦,精神萎糜不振,言语气弱,脉滑无力,左尺右关二脉虚弱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治法

8、:补肾阳,健脾胃。方药:补中益气汤减升麻、柴胡,加山药、熟地、附子、肉桂,水煎服。外用石榴皮15g,枯矾15g煎水熏洗肛门,用以固肠收敛。用法:每次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