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

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

ID:16440240

大小:10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9

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_第1页
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_第2页
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_第3页
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_第4页
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第三审”视角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从许霆案、安徽“黄山案”等案反思酌定减轻处罚制度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王思鲁黄坚明摘要:《刑法》第63条第二款规定了酌定减轻处罚制度,程序上规定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酌定减轻处罚制度立法上的缺憾,加上根深蒂固的重刑主义司法理念的影响,导致司法实务中适用该制度时困难重重,导致此制度所起作用有限。基于法治原则和辩方的立场,笔者建议引入诉讼的理念,赋予辩护人全面介入的权利,从“第三审”视角,立法重构酌定减轻处罚制度,扩大其适用范围,扩大其启动程序的主体范围,放宽其启动程

2、序的条件,确立开庭审理酌定减轻处罚制度复核、核准程序的原则,从根本上完善该制度。黄坚明律师:关键词:酌定减轻处罚法定刑以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三审作者简介:王思鲁: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主任、管理委员会主席、金牙大状律师网首席律师、中国著名刑辩律师、中国首届百强律师、政府/18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房屋交易监管专家库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点睛学堂授课讲师。(图:王思鲁律师)黄坚明: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重大诉讼仲裁部核心律师、金牙大状律师网核心

3、成员。(图:黄坚明律师)《刑法》第6318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这是《刑法》关于酌定减轻处罚制度的法条规定。刑法理论上有酌定减轻、特别减轻等称谓,为表述方便,本文将《刑法》第63条第二款所表述的“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制度,统一表述为酌定减轻处罚制度。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许霆酌定减轻处罚一案。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安徽民警方某、王某酌定减轻处罚一案(下称:黄山案),笔者是该案的辩护

4、律师。被媒体称之为“英国许霆案”的“汉普郡提款”事件,却无关刑责,作为受害者的汇丰银行还表示,因为错在自己,顾客无责,所以不追回款项。在黄山案中,被媒体冠以中国刑事诉讼“专家证人出庭第一人”的刘良教授,认定涉案死者熊某本质上是自然疾病死亡。基于此,笔者认为,严格依照法律和证据,法院理应对黄山案作出无罪判决,而非对该案进行酌定减轻处罚。针对酌定减轻处罚制度在立法上、司法实务中存在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该制度进行深入研究,重构该制度。一、现行酌定减轻处罚制度是制度“失范”的产物现行酌定减轻处罚制度,

5、是法院系统内部单方的审批程序,缺乏辩方的深度介入,立法上也存在众多缺憾之处,实际运行中更是困难重重,明显是制度“失范”的产物。具体分析如下:(一)现行酌定减轻处罚制度是缺乏辩方介入的法院系统内部审批程序18笔者是黄山案第一被告人方某的辩护人,因案件涉及适用酌定减轻处罚程序,在承办该案的过程中,遇到种种难题。具体论述如下:2013年7月5日,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黄山案作出二审判决。该判决书中载明:“本判决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生效。”显然,尽管法院对该案作出了二审判决,但该判决尚未生效,需经后续

6、的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程序。至此,我们遇到的难题包括:律师能否介入后续的上级法院复核程序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程序?律师以什么身份介入后续程序,辩护人,还是其他身份?核准期间,辩护人能否会见方某、王某?辩护人能否向最高人民法院出具法律文书?出具的法律文书是辩护词,还是法律意见书?最高人民法院是否有义务听取二审辩护人的意见?是否有义务听取被追诉人方某、王某的意见?酌定减轻处罚制度是法院系统内部单方的审批程序,还是律师可以介入的诉讼程序?整个过程需不需开庭?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核准裁定书或不核准裁定书后,应否送达给

7、被追诉人及其辩护人?被追诉人对核准裁定书或不核准裁定书不服的,能否申诉?该向谁申诉?辩护人是否有权介入后续的申诉程序?在整个核准酌定减轻处罚程序上,辩护人的工作内容具体包括哪些?在整个办案过程中,我们都被这些问题困扰过。在司法实务上,审判机关把酌定减轻处罚制度认定为法院系统内部的行政审批程序,而非被追诉人及其辩护人可以介入的诉讼程序。显然,现行酌定减轻处罚制度存在重大立法漏洞,制度严重失范,导致辩护人在办理此类案件时,面临种种难题。18(二)酌定减轻处罚制度立法上的缺憾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一是具有法定

8、的减轻处罚情节时予以减轻处罚;二是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需要减轻处罚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减轻处罚(《刑法》第63条第二款)①。与酌定减轻处罚制度相关的现行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一是《刑法》第63条第二款的规定;二是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关于“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和特殊假释的核准”的相关规定,如第336条、第337条、第338条的规定;三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理解“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