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

ID:16442061

大小:209.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8-09

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5题,参考时限30分钟)第1题当你不再十分在意成功和失败,开始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走过的生命历程,温暖的阳光就会    你曾经沧桑的心田,和煦的春风就会    你曾经苦涩的心泪。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洒满吹干B.进驻拂干C.照亮擦干D.浸润拭去【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阳光”与“浸润”不搭配,排除D。“春风”与“擦干”不搭配,排除C。与A相比较,B的“进驻”更侧重长期性,更能体现由外而内的过程,且用“拂干”比“吹干”更形象,更符合题干整体优美的文风,所以答案为B。第2题体操是一个结合了

2、杂技和舞蹈的体育运动。它的魅力,在于那种刀锋上的平衡与美感,在于每一秒都让人    。运动员在空中翻腾的时候,即使不在现场的观众,也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直到运动员稳稳落地。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心旷神怡B.赏心悦目C.战战兢兢D.如痴如醉【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由题干中的“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可知观众在观看体操时很紧张,由此可知空缺处填“战战兢兢”比较合适。第3题夜色朦胧,飘动的白云轻纱般吹过来,带着露水,含着温情,    在你的身边。远处传来牧童    的歌声,时断时续,轻轻袅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弥漫嘹亮B.弥漫悠扬C.迷漫嘹亮D.

3、迷漫悠扬【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弥漫”形容(烟雾、沙尘、气味等)充满空间;“迷漫”形容(烟尘、风雪等)漫天遍野,模糊了视线。结合句中的“飘动的白云”、“在你的身边”,可知选“弥漫”更合适。第二空,对应句中的“远处传来”、“时断时续,轻轻袅袅”可知,选“悠扬”比“嘹亮”更合语境。因此本题答案选B。第4题煤炭与石油、天然气相比价格低廉,以同等发热量计算,目前石油价格是煤炭的5倍,天然气价格是煤炭的3倍,所以,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煤炭价格必然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水涨船高B.相形见绌C.如影随形D.随波逐流【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句意说的是煤

4、炭价格随着石油价格的走高而走高。结合选项,“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切合句意。第5题用一夜读完的小说有一种是靠情节取胜,像《达·芬奇密码》。还有一种就是像《朗读者》,很难说它靠什么来吸引人需要用一夜读完,没有    的情节设置,也没有    的人物关系。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环环相扣千头万绪B.引人入胜纷繁芜杂C.抑扬顿挫扑朔迷离D.跌宕起伏错综复杂【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千头万绪:比喻事情的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一般不与“人物关系”搭配,排除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

5、品,不能用来形容小说情节,排除C。纷繁芜杂:多而杂乱,没有条理。与句意不符,排除B。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6题在舆论指责国内油价虚高的    见诸报端后,中石化派出一位所谓的专家拿裸油价进行比较,试图证明中国的裸油价低于美国,不过显然是    ,起到的作用适得其反。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批评文过饰非B.批判不言自明C.评论欲盖弥彰D.论述指鹿为马【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原文已经有了“指责”,第一空再填一个表示批评的词有语义重复之嫌,排除A、B。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欲盖弥彰: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文段没有涉及到是非问题,排除

6、D,答案为C。第7题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互补理论:两个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比较    ,而在才能兴趣方面有所不同,这样既会彼此欣赏,又能    ,相处也比较舒服,做起事来也会比较和谐。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似集思广益B.认同求同存异C.相近殊途同归D.趋同取长补短【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认同”意为认可赞同,是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态度,填在此搭配失当,排除B。由前文的“互补理论”可知第二空填“取长补短”最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D。第8题恪守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界共同的“铁律”,新闻的生命也在于此。任何细节的    ,都是新闻工作的    ,都是新闻工作者的    

7、。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谬误不幸失误B.失真责任失信C.失实失误耻辱D.失误耻辱悲哀【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先看第二空,“责任”的主体应该是人,“耻辱”修饰的对象应该也是人,而不能是“新闻工作”,故首先排除B、D。再看第一空,“谬误”是针对准确性而言的,与“真实性”相对应的应该填“失实”更合适。故本题答案选C。第9题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什么是人才,可谓    ,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倒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