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

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

ID:16466083

大小:5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10

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_第1页
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_第2页
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_第3页
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_第4页
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联解体以来的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柳丰华  【内容提要】 苏联解体至今,随着政治经济转轨的完成和双方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的磨合,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走出了“文明离婚”的困境,步入了务实合作的道路,但是还没有建立起睦邻友好关系。俄罗斯对波罗的海三国政策缺乏连贯性和协调性,受到北约因素和欧盟因素的深刻影响,具有政治导向性。影响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讲俄语居民地位问题、三国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三国的反俄政治势力;有利因素包括俄罗斯同欧洲长期合作的政策取向、三国与俄罗斯发展经贸合作的互利

2、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难以建立真正的睦邻友好关系。  【关键词】 俄罗斯 波罗的海三国 欧盟 北约东扩  【作者简介】 柳丰华,1972年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007)  波罗的海三国,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国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传统的出海口,是冷战后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角逐的对象,也是现今俄罗斯及其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的重要经贸伙伴。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

3、关系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并且因为讲俄语居民地位、撤军、边界、和加入北约等诸多问题而伴随着经常性的政治紧张。普京总统执政后,俄罗斯对三国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方针,三国也因为加入欧盟和北约等因素而淡化了反俄立场,俄罗斯与三国的关系逐渐走出困境,步入合作轨道。一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波罗的海政策  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在波罗的海三国争取从苏联的统治下独立出来的过程中,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导人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给予了极为重要的政治支持。1991年1月,在联盟中央采取武力平息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4、浪潮之际,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领导人签署俄爱、俄拉国家间关系基础条约,实际上承认了它们的独立;7月29日,俄罗斯与立陶宛签署国家间关系基础条约;8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叶利钦签署关于承认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的命令,此举促使西欧国家和美国纷纷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三国独立;10月,俄罗斯与三国建立外交关系。  但是,当时专注于同戈尔巴乔夫争夺政权的俄罗斯领导人,没有利用波罗的海三国争取

5、俄支持其独立的形势,在承认三国独立之前,就涉及双边关系的撤军、讲俄语居民[1]国籍、财产分割和边界划定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协议,从此这些问题就成为长期阻碍俄罗斯与三国关系发展的尖锐难题。这被俄罗斯人认为是俄领导人犯下的“重大政治失误”[2],是“俄外交不可原谅的错误”[3]。  1991~1994年,俄罗斯忙于建设新的国家体制和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密切关系,对急于摆脱俄罗斯控制的波罗的海三国态度冷淡,对三国外交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离婚”。波罗的海三国确立了“回归欧洲”战略,奉行亲欧反俄政策。俄罗斯与三国

6、关系僵冷的原因,除了当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普遍存在的强烈离心倾向之外,还有后者对俄难以泯灭的历史怨恨。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都强调自己在1920~1940年曾经是西方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由于苏联的侵略和占领才中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4],因此它们将对苏联的憎恨转嫁给了苏联的法定继承国俄罗斯。  对于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来说,驻扎在境内的俄罗斯接管的原苏联军事力量是不能接受的。  经过艰苦的谈判,在俄罗斯提出的保证俄运往加里宁格勒州的军事物资过境权、保证当地俄罗斯退役军人的社会保障和人权、改善俄

7、罗斯族人的社会地位等要求获得满足之后,俄罗斯先后同三国签署关于撤出俄军条件、期限和程序的条约,于1994年8月底之前撤出驻军。  讲俄语居民地位问题是俄罗斯与波罗的海国家关系中最尖锐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尤其突出。立陶宛在独立之后通过了实施所谓的“零方案”——所有居民不分种族都可以成为本国公民的国籍法,使所有常住居民获得了国籍。立陶宛能够比较容易地解决讲俄语居民的国籍问题,是因为该国讲俄语居民所占人口比例较小。以俄罗斯族人为例,1989年在立陶宛生活着34.4万俄罗斯族人,占全国人口的

8、9.4%;而在拉脱维亚则有90.6万俄罗斯族人,占全国人口的34%;在爱沙尼亚有47.5万俄罗斯族人,占全国人口的30.3%[5]。尽管如此,立陶宛的俄罗斯族人在接受俄语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限制。  为了使“苏联时期外来移民”的国籍发放不至于对自身的国家属性提出疑问,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制定国籍法时没有选择“零方案”,而是采取了总合战前本国公民的方法。1991年10月,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规定1920~1940年拉脱维亚共和国公民及其后裔自动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