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ID:16472140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10

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_第1页
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_第2页
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_第3页
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_第4页
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独家原创: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论文  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  摘要:土地是农业的生产要素之一,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众多,劳动力富余得多,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仅通过农业来实现,要跳出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发

2、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土地的流转。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虽然各地特点上有些差别,但是土地流转的形式大体上包括五种:转包、转让、互换、反租倒包、土地股份合作。农地流转不仅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而且还包括贫困地区,甚至在全国各地都普遍流行;有农民相互之间的自发流转,也有组织化、程序化的土地流转;农地流转后的经营对象包括原来的种粮大户,也涉及到各类工商企业,经营内容包括种粮、发展高效种植、养殖业等。  关键词:土地流转解决机制农村经济  农村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农民有了相对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为解决承包地块分散、

3、种田效益不高,农业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民自发地通过互换、转包、转让等方式进行着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党中央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及时予以肯定,明确提出“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延长农村土地承包期30年,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人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也出现了新变化。  一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回顾  1.农地流转的萌芽阶段  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使我国彻底打破了由地主垄断土地的格局,村土地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土

4、地归农,集体经营,按人均分。土地不得出租、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地必须由国家统一征用、无偿划拨。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的改革大潮迅速席卷全国。到1983年底,全国各地包干到户的农户已占国内总农户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与此同时,国务院《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以此为起点,关于“农村土地商品性问题”引发了全民性争论。这一阶段,虽然国家政策和法律仍不允许土地买卖、出租或以其

5、他形式转让,但理论界已开始高度关注农地的商品性研究。实践中,农地流转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3.农地市场迅速发育阶段  1988年,《宪法》修正案删除“土地不得出租”规定,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规定,为土地市场发展扫清了法律障碍。当时,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地使用权正式依法步入商品化的发展轨道,农地流转市场开始在我国初具规模。这一阶段,对农地流转市场的客体存在两种观点:一部分人主张改革土地所有权,所有权也可以进入市场;一部分人主张搞活土地使用权,主要是土地经营权进入市场,最终后者占了上风。实践中,土地使用

6、权和所有权两个市场均不同规模的客观存在。  4.农地市场逐步规范阶段  2003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对农村土地流转发挥了相当大的规制作用,但由于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实践中,承包合同形式不完备、经营权证发放不到位、随意变更或终止合同、剥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从2004年开始,中央又出台“一免两补”等惠农政策,全面实施“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战略,虽然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农地价值得到深度挖掘,推动了农地市场持续活跃,但是,农民抢种土地、涉农纠纷增多、政府违法批地、乱占滥用耕地、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征地补偿落实不到

7、位等问题也随之增多。  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分析  1.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中国己经进人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我国目前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原始的小农小本耕作经营,亿农户每户平均经营公顷的土地,属于“超小型”农户经济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农经营,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瓶颈”。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少地多”的格局,随着10年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失现象严重,耕地面积由亿亩下降为183亿亩,由于在科技进步过程

8、中资本有机构成持续走低和农村劳动力人数绝对增加,再加上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迟滞,农村剩余劳动力积压在日益短缺的土地上,妨碍农村土地形成适度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是农民承包土地的使用权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