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

ID:16527595

大小:4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政治的目的:巩固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

2、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注释: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重点、难点)

3、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4、加强对人民的压榨,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阶级矛盾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注释: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

5、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3、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八、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

6、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三冗(官兵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宰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废除宰相,解决了君权与相权

7、的矛盾,使得君主专制强化②内阁的创立。实质:为减轻皇帝工作压力而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了解: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2、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