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

ID:16542711

大小:1.08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8-08-22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_第4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各单元考点复习(全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

2、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

3、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

4、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象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别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实例挥发呼吸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相互关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系随化学变化。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5、变化概念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实质现出的性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颜色、状态、气味、熔点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例发性、吸附性、导电性、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性、延展性等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内焰、焰心)。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

6、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水的验证:用无水硫酸铜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

7、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⑶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观察物质的性实验探究步骤结论、解释质、变化、现象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由石蜡制成石蜡⒉⑴观察蜡烛的颜色、乳白色固态圆颜色:乳白色点形态、形状柱状状态:固态燃⑵用小刀切下一块浮在水上,难溶密度比水小,硬度小,前石蜡,投入水中于水,硬度小难溶于水火焰分为焰心、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⑴用火柴点燃蜡烛,内焰、外焰三焰分为焰心、内焰、外观察蜡烛火焰层,第二层最明焰三层,第二层最亮,内亮,内层暗层暗⒊⑵取一根

8、火柴,迅速点火柴杆接触外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平放在火焰中,1s燃焰部分先变黑外层火焰后取出蜡⑶用一干燥烧杯,罩烛在火焰上方,片刻,烧杯内壁有水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取下火焰上方的烧雾,石灰水变浑氧化碳杯,迅速向烧杯内倒浊入少量石灰水,振荡⒋⑴将蜡烛熄灭观察有白烟熄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灭⑵用火柴点燃刚熄变成液态,再汽化,而白烟燃烧蜡灭时的白烟后燃烧烛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原理:A、二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