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春富水中学七下月考卷

2009春富水中学七下月考卷

ID:16637952

大小:1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3

2009春富水中学七下月考卷_第1页
2009春富水中学七下月考卷_第2页
2009春富水中学七下月考卷_第3页
2009春富水中学七下月考卷_第4页
2009春富水中学七下月考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春富水中学七下月考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2009年度(下)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部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收敛liǎn鞍鞯jiàn嗔视chēn梦寐以求mèiB、项鬣niè亢奋kànɡ眼睑jiǎn冻饿之虞yǘC、悲怆chuànɡ阴霾mái讪笑shàn怏怏不乐yànɡD、斫痕zhuó羸弱léi粲然càn忧心忡忡chónɡ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我们仍能看到那些倒下去的拓荒者的墓碑,但是悲痛只能使他们更加坚定开拓前进的决心。B、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C、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D、画

2、眉在树林里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1)“春冰薄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婆婆。”这首诗描摹了琼花的形之美丽,色之___________,香之清淡,晶之高洁。(2)1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的发布仪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______,扬州成为入选的l35个城市之一。(3)一个人_____能够通过读书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形成丰富的内心世界,他______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A.素雅举办即使/也B.素雅举行倘若/就C.文雅举行即使/也D.文雅举办倘若/就4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南通夜景。B.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C.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D.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5、下列句子中语言最得体的一句是(▲)(2分)A、因为不小心,我碰到了一位叔叔的摩托车,我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B、蔡红参加学校4000米长跑比赛,跑在了最后,回到班上,有同学说:“你平时锻炼太少!”C、“我因病不能参加联欢活动,辜负了大家的美意,

4、以此深感不幸。”D、张立早上起床晚了,忙叫:“妈妈,快把书包递给我!”6、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理想是火,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石,点燃熄灭的灯。B、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C、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D、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7、下面四首古诗中都有一种花,请选择正确的一项(▲)(2分)竹外()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江烟雨()寒。()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待到重阳日,还来就()。A、桃花桂花桃花菊花B、杏花菊花桃花桂花C、桃花杏花桃花菊花D、桂花杏

5、花桃花梅花8、古诗文识记填空。(4分)诗其实是古时文人常借以表情抒怀的一种方式。“ A ,明月来相照”,传达出王维宁静、淡泊的心境;“此夜曲中闻折柳, B ”则是李白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倾诉;“有约不来过夜半, C ”,透露了赵师秀寂寞的心情;“ D ,上有黄鹂深树鸣”隐隐可见韦应物悠闲恬淡之情。9、综合性学习:学校举办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主题的“语文活动周”,你和班里的同学参加以下几个板块的活动:(8分)【语文纠错】 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同学们寻找生活中使用语文不规范的例子,在校园网上发布,如:“即来之,则安之。”(出版物)    “招聘启示”(街头广告)(1)请

6、对这两个例子进行“语文纠错”。(2分)      【名著有约】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学习语文要多读名著。活动中,同学们读名著、谈名著蔚然成风。(2)《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人物,你最喜欢的是谁?请谈一谈。(3分)【社会扫描】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有同学关注到了身边的标语,并引发了一场讨论:宣传标语在中国几乎随处可见。很多标语确实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但也出现了不少奇怪的标语,如:“今天,你税了吗?”“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光纤没铜,偷也没用。”(3)请选择其中一条标语,从内容或语言等角度作简要评析。(3分)二、阅读与鉴赏。(44分)(一).阅读下面

7、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雪梅卢梅坡①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梅须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注)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10、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 。(2分)11、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二).文言文阅读(13分)[甲]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