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和繁漪的比较ppt课件

安娜和繁漪的比较ppt课件

ID:16734399

大小:1.27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8-24

安娜和繁漪的比较ppt课件_第1页
安娜和繁漪的比较ppt课件_第2页
安娜和繁漪的比较ppt课件_第3页
安娜和繁漪的比较ppt课件_第4页
安娜和繁漪的比较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娜和繁漪的比较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娜和繁漪的比较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目录前言相同之处相异之处具体比较安娜来源欣赏《安娜卡列尼娜》情感历程安娜的思想安娜的性格追求爱情的举动追求爱情的结局安娜的形象悲剧产生的原因人物评价蘩漪来源欣赏《雷雨》情感历程蘩漪的思想蘩漪的性格追求爱情的举动追求爱情的结局蘩漪的形象典型意义人物评价前言争取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爱情平等与人格独立,历来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其中卓立不群的女性形象更是令人难忘。安娜与繁漪这两个中外典型的文学形象,她们俩尽管所处的国度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和个人阅历也不一样,但她们却有着共同的

2、结局,那就是:因爱而困、为情所伤!这不由得我们不去思考女性的命运,以期世人对女性更多的关注。相同之处出身高贵已为人母大胆热情、敢爱敢恨追求婚姻自由、人格平等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性的爱情相异之处追求爱情的方式不同爱情达到的目的不同爱情的对手不同爱情失败的原因不同同是叛逆女性,性格不同同为人母,精神寄托不同安娜来源《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

3、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欣赏《安娜卡列尼娜》情感历程安娜是在典型的俄国贵族上流社会的教养下长大的,她不仅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端庄、聪慧,还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可是她遇人不淑,年轻时由姑母做主,嫁给一个头脑僵化、思想保守、虚伪成性并且没有活人感情的官僚卡列宁。在婚后八年间,她曾努力去爱丈夫和儿子。而现在由于“世风日变”,她要“生活”,也就是要爱情。她终于跨越了礼教的樊篱。作为已婚的端庄妇女,要跨出这一步,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虽则在当时上流社会私通已司空见惯了。而她的

4、勇气主要在于,不愿与淫荡无耻的贵族妇女同流合污,不愿像她们那样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暧昧的关系公开。这不啻于向上流社会挑战,从而不见容于上流社会,同时也受到卡列宁的残酷报复:既不答应她离婚,又不让她亲近爱子。她徒然挣扎,曾为爱情而牺牲母爱,可这爱情又成了镜花水月,她终于越来越深地陷入悲剧的命运。她的爱情悲剧是时代的产物,是个社会性的悲剧。正是以政府部长卡列宁为首的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伏隆斯基所信奉的“金钱至上”,才造成追求个性和爱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剧。安娜的性格1、敢作敢当2、敢爱敢恨3、温柔善良4、大胆热情5、

5、敢于反抗安娜的思想《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追求爱情的举动1、公开与渥伦斯基的关系2、跨越礼教的藩篱3、离开优越的

6、贵族生活4、抛弃保守的家庭5、与爱情共存亡安娜的形象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的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1)她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美好的素质却一直被封建婚姻束缚着,牢狱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隐伏的爱情。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处于沉睡状态的激情,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但最终孤弱无助,只能以死了却一生。(2)当渥伦斯基明确表现对安娜的冷淡时,失去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发狂到了极

7、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的。追求爱情的结局——悲剧性她徒然挣扎,曾为爱情而牺牲母爱,可这爱情又成了镜花水月,她终于越来越深地陷入悲剧的命运。她的爱情悲剧是时代的产物,是个社会性的悲剧。正是以政府部长卡列宁为首的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伏隆斯基所信奉的“金钱至上”,才造成追求个性和爱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剧。悲剧产生的原因(1)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上流社会,妻子骗丈夫,丈夫骗妻子屡见不鲜,安娜所以不能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爱上丈夫以外的男子,而是由于她竟然敢于公开这种爱情,这是

8、对上流社会的挑战,上流社会不能容忍,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爱情的破裂,使安娜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据,上流社会通过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她。(2)内在原因:安娜的性格决定了她在看到生命的新的意义后,再也无法同卡列宁生活下去,她的天性决定了她无法欺骗自己,不能过那种虚伪的生活,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但孤弱无助,只能以死抗争。人物评价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