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助推“两化”互动发展

“产城融合”助推“两化”互动发展

ID:16745720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产城融合”助推“两化”互动发展_第1页
“产城融合”助推“两化”互动发展_第2页
“产城融合”助推“两化”互动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产城融合”助推“两化”互动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城融合”助推“两化”互动发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四川实际出发、推动全省发展跨越提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不懈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就要着力在产城融合。一、“两化”互动和“产城融合”的科学内涵“两化”互动是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四川“两化”凸显的科学内涵表现为:一是突出特色搞规划。树立建设精品城市的理念,突出特色个性,科学谋划城市未来。二是围绕特色抓建设。坚持不求大、力求精,加快建设特色城市。三是创新机制强管理。积极探索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城市实现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一是市场化运作,按照“建管分离、权责明

2、确、市场运作、集中管理”思路,将城市清扫保洁和园林绿化管理推向市场,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制度化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步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三是人性化服务。以“四大创建”活动为载体,营造出全民参与、双向互动的浓厚氛围。产城融合:产是指生产急相关城市的产业园或工业区;城指城市;产城融合指将相关工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在一起,不在做人为的分离。在许多人眼里,远离中心区的市郊新城建设,可能承担巨大风险:如果新城建设很漂亮、很现代,却人气不足,这里将沦为一座空城;如果绝大多数的人仅仅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居住氛围和相对便宜的房价,清晨到市区上班,夜晚回市郊新城睡觉,这里只能成为一座睡城。为了解

3、决以上问题,故产生了产城融合。二、产业与城市的关系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城市,则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筑城市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系统谋划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必须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动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促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互配合、协调同步、整体推进。“两化”互动、产城融合,“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要做到同步演进。现代社会,工业化主要创造供给,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则创造需求,双方的发展互为前提,不但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步

4、调上也必须协调配合:城市发展要有产业为支撑,才能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才能防止“孤岛化”。二者必须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才能产生互动效应,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所造成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辨证关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三、实现“产城融合”的路径(一)科学编制规划规划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谋全局的重中之重。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首先要从统筹规划入手,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着力高标准高水平规划。规划的水平决定发展的水平。把城

5、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放到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进行科学定位,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坚持选择“顶级”规划设计单位进行“顶层”设计,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确保规划更加符合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和发展实际。二是着力全域全程全面规划。规划的缺失是最大的缺失。坚持“不重复、不遗漏、无死角”的原则,既注重“十二五”规划等总体规划的编制,又注重工业、城市、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和控规、详规的编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实现规划全覆盖。坚持全域规划,实现市、县、乡镇、村全域规划设计、全域配套资源、全域配置功能、全域统筹推进。坚持全面规划,

6、力求使规划涵盖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把科学规划贯穿重大决策各环节、贯穿重大项目论证、设计、实施及验收全过程,做到大事有谋划、工作有规划、落实有计划。三是着力多规衔接统筹规划。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

7、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3-规划衔接和匹配的程度,决定了资源整合和利用的效率。一方面,突出与上级规划的无缝衔接,市级规划主动对接省“十二五”规划以及国、省相关专项规划,县(区)规划主动对接市级规划,在更大范围、以更宽视野定位发展,在更高层面、以更多资源推动发展。另一方面,突出相关规划无缝衔接,抓好总体规划与控规、详规和专项规划的衔接,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