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

ID:1681053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_第1页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_第2页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_第3页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_第4页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中国经济毕业论文 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中国经济论文题目: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辽宁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二是“三农”问题困扰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三是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水平下降;四是人口生活质量状况偏低。为此,相应地对策是:把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到辽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全过程;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体制创新为着力点,调整和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变革上层建筑,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平。  [关键词]辽宁;小康社会;制约因素     一、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南端,与河北、内蒙古、吉林为邻;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南部濒临黄海、渤海,与山东隔海相伴。全省土地面积14.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4%;总人口约4238万,占全国人口3.3%;其中有满、蒙、回、朝鲜等43个少数民族,占省内总人口15%;下辖14个地级市,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

3、9个县,8个自治县。  辽宁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城乡之间、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从14个城市排序第一位的大连GDP(亿元)1406.00与排序第14位的阜新GDP(亿元)85.21比较,大连是阜新的16.5倍,从27个县排序第一位的长海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51元,与排序第27位的朝阳县1347元之相比较,长海县是朝阳县的4.6倍,从33个市区排序第一位的大连市甘井子区,农民人均收入6369元,与朝阳龙城区农民人均收入2120元作比较,甘井子区农民收入是朝阳龙城区农民收入的三倍

4、。辽宁的沿海城市大连与中西部城市的发展差距也比较大。大连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在全国城市排序分别为第10、18、24、8位,仅环境竞争力一项名列全国第5位。大连市的GDP总量分别是阜新的16.5倍,朝阳的13.7倍,铁岭的9.3倍,本溪的7.3倍,辽阳的7倍,丹东的6.9倍,葫芦岛的6.8倍,营口的6.5倍,锦州的5.8倍,抚顺的5.0倍,盘锦的4.6倍,鞍山的1.9倍,沈阳的0.4倍。  (二)“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这方面面临问题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5、.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比较低。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农业产业的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自然经济和农户状态,地区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农业组织发展滞后,缺乏现代流通体制和业态支撑,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比较低。由于诸多的因素制约和影响,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辽宁省有9个县(即:西丰、建昌、建平、喀左、彰武、义县、阜新、康平、朝阳),低于全国和辽宁省平均值;有三个市区(即:葫芦岛市南票区和朝阳市的龙城区、双塔区)低于全国和辽宁省平均值。贫困县主要集中在辽西北地区。  2.贫困人口还有相当

6、大的比例。辽宁省按九个县计算贫困人口,约为138万左右;市区贫困人口(三个区计算),约为23.6万人左右;中等发达县乡、市区和比较发达县乡、市区的贫困人口约为10万左右。辽宁省贫困人口总量约为171.6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4328万的4.0%。  3.农民购买力低、消费不振。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全国平均值44.48,辽宁为44.60;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全国平均值为11.10,辽宁为14.52;家庭用品及服务比重,全国平均值为8.24,辽宁为6.81;居住消费比重,全国平均值为9.43,辽宁为8.13;医疗保健消费比重,全

7、国为4.74,辽宁为5.66;交通通讯消费,全国平均值为5.94,辽宁为5.19;文教娱乐消费,全国平均值为11.53,辽宁为10.41;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比重,全国平均值为4.55,辽宁为3.90。从以上各项综合消费指标分析,辽宁整体消费结构系统,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  4.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较低,劳动力素质提高缓慢。在调研的90%以上的县、乡,科技体制未理顺,农村科技人员流失严重。植保站变成了良种推销点,畜牧站变成了种畜销售站,农机站变成了农机销售点。农村医疗和防疫体制已经完全破坏,

8、设施、人员、投入、制度、保障已不存在。2005年11月,辽宁省内的黑山县,发生禽流感,只能紧急动员北宁市、锦州市和全省的资源防治和治理,不仅成本高,而且代价也相当高,充分暴露了农村科技体制、机制和运行存在的问题。  5.辽宁农村2001-2010年实现小康社会程度分析。从综合指数、社会结构、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方面分析,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