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奉贤区初三二模试卷

2012奉贤区初三二模试卷

ID:16831095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5

2012奉贤区初三二模试卷_第1页
2012奉贤区初三二模试卷_第2页
2012奉贤区初三二模试卷_第3页
2012奉贤区初三二模试卷_第4页
2012奉贤区初三二模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奉贤区初三二模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奉贤区初三二模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黄鹤楼》)2、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竹枝词》)4、___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6、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狼》)(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2、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7、词中“烟光”的意思是_______。(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2分)A、“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长时间依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B、“无言谁会凭阑意”指主人公没有遇上熟识的人说话,所以没人理解他登高望远的心情。C、“强乐还无味”写出主人公勉强欢笑但仍抑制不住愁绪,更写出“春愁”的缠绵执着。D、“衣带渐宽‘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因为“春愁”的折磨而痛苦、无奈的心情。(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登泰山记(节选)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

3、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

4、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9、本文作者是_____代(朝代)桐城派古文家___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A、第1段写了观日出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B、“大风扬积雪击面”交代了作者登泰山的季节是在冬季;C、“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衬托出入日观峰的高大雄伟;D、“皆不及往”是指作者来不及去参观泰山上的建筑群、石刻等古迹。(四)

5、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锡饧①不辨明名医戴原礼②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③,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注释】①饧:同“糖”。②戴原礼:人名③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溢:满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偶一求药者既去()(2)原礼心异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14、文中的“庸”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

6、5、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3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①有种说法,读经典可

7、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②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③如何才能做到“入神”?《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即孔子是如何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的。孔子学了十几天,还是学同一首曲子,师襄对他说:“此曲你已经学会了,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