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的研究

关于高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的研究

ID:16841101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5

关于高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的研究_第1页
关于高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的研究_第2页
关于高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的研究_第3页
关于高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高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的研究现阶段对于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支持男女混合教学,认为它能促进男女生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而另一种观点是支持分班教学,认为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性别差异进行区别对待,而不是仅从学生体育成绩上去分析判断,因为体育成绩的获得是受多方面影响的。一、国内外关于按性别编班已有研究的介绍    2004年5月初,美国教育部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认为,男女生分校或分班教学利大于弊。这项研究发现,在单性别学校和男女分班的班级,教学秩序会更好

2、,尤其是男生获益更大。  美国教育部对拥有男女学生分开教学传统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发表的研究报告进行了研究,也证明了以上结论。澳大利亚教育部进行的一项为期十年的研究认为,女子学校的女生往往比那些在双性别学校学习的女生更能发挥领导才能,也更喜欢理科,而男子学校的男生则比双性别学校的男生更喜欢音乐和艺术,从而扭转了普通学校中男生重理、女生重文的现象。  2002年初,北京华夏女中对该校三届毕业生共167人进行了追踪调查。其中“女校教育对女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一项,有82.4%的被调查学生认同女校教育对她们人格发展影响很大,她们形

3、成的“独立、自信、自尊”的人格特征与女校教育相关;另一项关于“走出女中后对双性群体适应情况”的调查数据:完全适应的占58.8%;一个月或几天即可适应的占31.4%;需要几个月才能适应的只占9.8%。  台湾学者薛承泰以毕业于同校分班高中的台大学生为母体群作的《高中时期男女合、分班对大学生的影响》这一研究也证明了在同校分班情况下,有可能在个别学生身上出现的某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经过大学四年的正常交往,完全可以在他们踏上工作岗位的之前得到完全的解决。    二、本课题的理论假设和目标阐述    我们认为长期以来统一的教学模式往

4、往会忽视男女生人格发展中的差异。而男女分校又局限了异性之间的相互交往,影响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男女分班但同校可能是一种是比较理想的模式。我们假定男女生有相似的人格发展潜能,但在人格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模式等方面不同,因性施教有利于扬长补短。  本研究的目的是就学生人格的各个维度,探讨男女生在高中阶段存在的人格差异,男女生各自人格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索按性别编班对男女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促进男女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比法、行动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5、具体包括理论探讨、问卷调查、实践研究三个环节。    四、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历时三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理论探讨阶段  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

6、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本阶段,我们围绕研究主题展开深入的理论探讨。这样做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按性别编班对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研究的现状,同时也能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这一阶段,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资料检索比对和反复思考,提出了一些较有新意的观点,这些观点成为以后各自开展有关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问卷调查阶段  1.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与实验班级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  2.调查方法的确定  迄今为止,各种类型的人格测验有上百种之多,在多种多样的测验中,一般将其

7、主要归纳为两种,一是自陈量表法(又称问卷调查法),二是投射法。前者构造更为明确、统计结果更为客观,更为适于本研究。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调查方法。  3.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1)人格诊断问卷(PDQ-R);(2)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EPQ,由龚耀先等修订);(3)学习与人际归因(MMCS,由LEFCOURT,VONBAEYER,WARE&COX于1979年编制);(4)成就动机测验(AMS,由奥斯陆大学1970年编制);(5)自我价值感(SE)量表(由黄希庭等人编制)。全部数据均由电脑统计所得。  

8、4.调查对象  本校2001学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四个班,共计190人。其中2个实验班(一个女班48人,一个男班48人),2个控制班(混合班)共94人(女生57人,男生37人)。    (三)实践研究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针对男女两性在人格方面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社会上对于分班有可能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