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ID:16841973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5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_第1页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_第2页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_第3页
资源描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代写、发表、翻译论文(文章)www.kcpaper.net科创论文工作室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由吉林师范大学主办,1973年创刊发行,原名为《松辽学刊》,2003年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之初为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又创设了自然科学版。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本着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刊依据自身特

2、点,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调整办刊思路,以其实用性、学术性与前瞻性,深受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喜爱,2004年已进入核心期刊要览。2005年本刊社科版先后有十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一百三十余篇被选作索引。另外,还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摘编。社科版学报为全国首届优秀学报,吉林省一级期刊,曾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

3、库》收录期刊。   2005年,本刊自科版学报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论文14篇,被《中国数学文摘》和《中国数学文摘数据库》收录15篇,被《中国物理文摘》和《中国物理学文摘数据库》收录19篇,成为《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的固定引用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有:博士导师论坛、博士论坛、博士生论坛、哲学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化研究、经济学研

4、究、教育心理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此外,还不定期开辟文心雕龙研究、东北文化研究、图书馆学研究、艺术学研究、争鸣园地、吉林作家作品研究等专栏。    编辑部现有编辑7名,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2人,硕士3人,仅2005年编辑部同仁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9篇,在编辑学者化道路上稳步前进,有效提高了办刊质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

5、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代写、发表、翻译论文(文章)www.kcpaper.net科创论文工作室代写、发表、翻译论文(文章)www.kcpaper.net科创论文工作

6、室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期刊,本刊宗旨是致力于总结与传播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实现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的完善化。本刊自1973年创刊以来,质量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或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扩大本刊的影响,本刊欢迎学界朋友踊跃赐稿。现将有关来稿事宜敬告如下:

7、 1.来稿要求观点鲜明并有创新,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文字精练,篇幅以8000字以内为宜(包括图表),用A4纸5号字打印寄到本刊编辑部,同时再以邮件的形式发来一份电子稿。 2.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少于20字)、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地名称及邮编、中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前五项的英文翻译、中图分类号(作者可到本刊编辑部网站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正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序号要与文内一一对应)。以各种基金资助项目为内容的论文,可在篇首页地脚处注

8、明基金类别及编号 3.摘要应包括文章分析、论述的主要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不必叙述文章的写作背景;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第一人称作主语,而应采用第三人称写作。 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见附录)。 5.由于本刊采用匿名三审制审稿,请作者用单独一页写明:作者姓名、第一作者(以及具有教授以上职称的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