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ID:16860625

大小:2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5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_第1页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_第2页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_第3页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_第4页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出全面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形成巨大压力,也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必须从培

2、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和增强我国发展新动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呈现新特点。从需求结构看,发达国家试图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通过增加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有条件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美元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从供给结构看,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只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适应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赢得主动。ofwork,rel

3、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凸显:在需求结构方面,内

4、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供给结构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生产加工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协调,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空间结构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在要素结构方面,资源要素投入与生产率提高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资源环境硬约束持续强化;等等。这些结构性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就难以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竞争新优势,也难以形成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是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只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化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

5、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  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7.5%,消费率则由61.4%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5.3%下降到35.6%,投资率过高、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矛盾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萎缩,通过国际市场消化过剩生产能力的空间缩小。在这种形势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作为调整需求结构的重点。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这就要

6、求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对高收入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在再分配领域,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居民消费条件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保障。应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加强中小城市和农村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应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和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  进一步

7、发挥投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近两年来,扩大投资需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投资领域的重点应转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具体途径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向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教育卫生、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放宽市场准入,将中央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领域的投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调整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