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语文】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ID:16926410

大小:6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26

【语文】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_第1页
【语文】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_第2页
【语文】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_第3页
【语文】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_第4页
【语文】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2016年4月A卷(共50分)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及加点字语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玉枹(fú)慰藉(jí)衷心言笑宴宴B.脉脉(mò)幽咽(yàn)雾蔼视死如归C.樊笼(fán)悄然(qiāo)眷属忧愁暗恨D.青苔(tái)悯然(mǐn)虹霓信誓旦旦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辞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它的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并具有楚地浓厚的地方特色。诗集《楚辞》是西汉刘向编录的。B.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来只称《诗》或《诗三百》,现流传下来305首。后被儒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C.《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D.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既有“诗仙”李白,又有“诗史”杜甫,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诗歌流派,如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的粗重和轻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人语响”反衬出傍晚深山的空寂,以此表现诗人心中的恬淡与宁静。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创作题材,“赋”“比”“兴”是创作手法。“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用了“比”的手法,“河水清且涟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了“兴”的手法。16D.《梦游天姥吟留别》主要运用虚写的手法,通过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瑰丽神奇的世界。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在《归园田

4、居》中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画面,写出了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自然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B.《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营造了一种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的优美意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出了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和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C.《国殇》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在这失败的悲剧中,体现出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寄托着诗人屈原对祖国复兴的期望。D.《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位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同是天涯沦

5、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5.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B.胡瞻尔庭有县特兮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从之如搏景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九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B.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务必)C.甘心匈奴(以......为快意的事情)D.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经验)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B.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女之耽兮,不可说也C.诸侯春振旅,秋治兵,

6、所以不忘战也此臣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D.迁徙鸟举,难得而制夫匈奴,兽聚而鸟散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蚕食天下,并吞战国B.迁徙鸟举,难得而制C.禽兽畜之,不比为人D.靡敝中国,甘心匈奴16二、本大题共五道小题,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8分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

7、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9.上文画线句运用类比说明和都是划时代的发现。(2分)10.文中“这个基础”是指。(2分)11.文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中“相反”意思是说(2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2分)A.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同样是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B.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解决了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再去从事意识形态的一系列活动。C.人类的思想意识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