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熊孩子”

如何对待“熊孩子”

ID:16944173

大小:685.8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6

如何对待“熊孩子”_第1页
如何对待“熊孩子”_第2页
如何对待“熊孩子”_第3页
如何对待“熊孩子”_第4页
如何对待“熊孩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对待“熊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宝宝啼哭着降生到满地和小朋友们追跑打闹,一天天活泼健康长大的宝宝,竟然开始“学坏”了——ta从什么时候学会了撒谎?为什么ta为了达到目的,总是哭闹耍赖?为什么小小人儿开始叛逆,不再听爸爸妈妈的话了?让专家带你读懂宝宝的内心世界吧。 熊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熊起来的?【宝宝撒谎,“情有所缘”】说谎常常被成人认为是不太光彩的行为,对于孩子说谎,家长更会感到诚惶诚恐,怕孩子学坏了。国外的心理专家做过很多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宝宝在2~3岁时就会讲完整的谎言了。听到这个结论,家长往往会感到很震惊,甚至感到惊恐。其实,父母不必对此大惊小怪——“说谎”是孩子心理发育中的常见现象。【解析宝宝爱撒谎

2、的6大原因】1、害怕受到惩罚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案例:3岁的男孩凯凯在家里跑动时不小心碰倒桌子,碰坏了妈妈刚买来的精致茶具中的2个杯子,妈妈回来后当然“龙颜大怒”,

3、质问凯凯怎么回事,凯凯胆怯地说:猫咪刚才从桌子上蹦过去,碰坏了杯子。妈妈明知凯凯在撒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朝凯凯的小屁股狠狠地揍了几下。分析: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建议:此时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儿地盘问,那样只会让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地承认,下次注意

4、就行了。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2、想象和现实混淆案例:星期天爸爸带悦悦到动物园。动物园可真好玩,狮子、河马、大象、犀牛……哎呦,看得悦悦眼花缭乱。咦?为什么动物和人长得不一样?为什么白天鹅长着丰满的羽毛和大大的翅膀?如果大象长了翅膀,它这么大块头就能带着我飞回家了。回到家后,悦悦自豪地告诉妈妈:“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分析:两三岁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长着翅膀的大象、和房子一样大的冰箱,诸如此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但由于生

5、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大象带你飞回来的,你太神气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接下来,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3、理解性心理错位案例:强强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带来的“机器猫”很好奇,一把枪过去自己先玩起来,那个小朋友哭哭啼啼地找老师告状了。老师把强强叫到一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arb

6、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边温柔地说:“抢小朋友东西是不对的,下次改了还是好孩子。”咦?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了,强强心里这个美啊!回到家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而枪小朋友玩具的事情反而忘得一干二净了。分析:心理错觉让宝宝误读别人的话。两三岁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7、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就如同故事中的宝宝,把老师的客观评价当成了表扬,出现“撒谎”现象。建议: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对于这类“说谎”现象,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认识。4、表现欲萌动案例:幼儿园里,老师让大家画一只大红苹果。“画好的小朋友请举手。”“我画好了!”康康第一个举起了手。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