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

《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

ID:17018797

大小:5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26

《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1页
《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2页
《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3页
《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4页
《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课题开题报告表课题名称: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指导教师:许艳华赵伟娜课题组成员:许艳华赵伟娜组长:许艳华班级:五、六年级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我们不禁要问:“粗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就此我们提出了: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找出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及存在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的目标:克服学生计算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主导课程:数学相关课程:心理学图书资料:学校图书馆、网络图书其它:预期的成果(论文、调研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论文:《学生计算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分析》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实验报告:《超越昨天的我》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文字  关于对“如何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研究实验方案一、     实验课题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二、实验目标1、通过对实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测试,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原因,找到克服学生计算心理障碍的对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三、实验内容(一)确定实验班级(五年二班、六年三班)(二)调查研究,分析错因。通过对实验班学生计算能力的大规模研究,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三)找到克服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计算能力。四、实验方法调查法错误分析法五、实验步骤一

4、、确定实验班级,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对学生计算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撰写论文,形成阶段性总结。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itytracktraffi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rchof

5、object二、找到克服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研究,撰写有关论文,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三、     成果展示检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对象,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进行成果论证,公开展示。  学生计算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分析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我们不禁要问:“粗

6、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对实验学生计算能力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结果发现: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计算时存在各种心理障碍。一、感知粗略学生计算时他们感知事物比较笼统、粗糙,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常常感知失真,造成差错,如:13.25写成13.52,把“÷”看成“+”,把109写成169等。二、         思维定势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由于受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的影响,使学生先入为主,计算中学生常常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

7、题,从而出错。三、         记忆还原学生在储存信息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复习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储存的信息消失或中断,造成“遗忘性差错”。如:特别是连加、连减、进位加、退位减、连乘、连除等计算题,瞬间记忆量较大。如:计算1.25×24时,错做成原式=1.25×8×3=10,还有将10/15约简成3/5,都是因为信息的储存与提取不完整或遗忘。四、         表象模糊表象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运算形式上看,学生的计算是从感知过渡到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其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表象常成为

8、其思维的凭借物。如:简便计算471-99,学生因对“分解”—“凑整”—“合并”的表象模糊,头脑中想象不出“凑整法”的具体过程,因而错做成471-99=471-100-1。五、         强信息干扰学生的视听觉是有选择性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了他们的思考。计算时,一些强信息容易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