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

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

ID:1704107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_第1页
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_第2页
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_第3页
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_第4页
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行业经济毕业论文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行业经济论文题目: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面对全球国际化浪潮,为了使我国制造业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文章从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入手,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对外贸易    随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的进一步升级,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还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升。我国制造业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应对经济全球化,逐步融入到国际

2、从分工体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制造业的概况和特征  200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规模为4.31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8%,就业人员规模为8406万人,占就业人口总规模的比例为11.3%。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比例,从2006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6.2%,提高幅度达一倍多,而同期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由23.1%、10.3%下降到18.3%、7.6%。但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344美元,约为发达国家的

3、1/17。  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看,呈现如下的特点:  (一)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  轻制造业主要是生活资料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38.25%下降到2009年的27.14%,同期重制造业主要是生产资料行业所占比重由45.32%上升到54.04%,尤其是2006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由于计算口径等原因,我国与日本等国相比,重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可从中发现的基本趋势就是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  (二)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  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

4、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增长周期,以满足居民的吃、穿为主。第二轮增长周期始于90年代初期,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家电产品等。第三轮增长周期是发生在2006年之后,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头性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

5、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这是消费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必然出现的结果。  (三)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  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一般遵循加工深度不断深化的有序过程,按照由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初加工业、高加工工业的升级过程,同时也是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演进过程。  由于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在重工业当中其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重工业中的采掘业所占比例下降了5.06%,加工业却提高了4.93%,而原材料工业则略有下降。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

6、工业之比,2006年为1∶2.1∶2.10,2008年这一比值达到1∶2.77∶3.09,产业呈现向提高加工深度的方向升级的特征。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选择对策  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刚刚开始,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的企业国际化起步阶段相比,国内外环境已相去甚远。国际环境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出口贸易,虽然在许多领域已经对外企开放,但是国内企业长期受到保护,未能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直接面对来自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

7、国际化战略不得不提上日程。与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初期阶段相比,我们的企业更多是被动适应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市场本身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国内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便宜,出口加工制造业具有天然优势。跨国公司纷纷把生产制造中心迁移到我国,既利用了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又能发掘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寻找灵活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并且要注意国际化模式的动态调整。  (一)贴牌战略模式  从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的家电产品在制造业中占有的比重迅猛增加,对于这类制造业产品,我国企业应实施贴牌

8、战略。实施贴牌战略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我国许多厂家品牌影响力不大,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又没有资金去拓展销售渠道,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因而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实施贴牌战略有利于我国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其次,有利于我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总体来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核心技术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我国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而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再次,有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