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主题演讲

教育目的主题演讲

ID:17045339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教育目的主题演讲_第1页
教育目的主题演讲_第2页
教育目的主题演讲_第3页
教育目的主题演讲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目的主题演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目的”主题演讲v上节课回顾与反思,《死亡诗社》的再思考:v(走进影片)v1.既然得不到,那就放弃吧;v2.痛苦的活着,还是快乐的死去;v3.教育,混沌→自我意识觉醒;v4.维护传统vs改变社会(喜新厌旧?);v(走出影片,“教育目的”主题演讲)v1.批判心理的内在必然性(maybe替罪羊,“被成为“)为什么批判成为主流,改进的行动却鲜见;有权之人呢?谁才是绊脚石?教育决策者如何成为决策者的?(已用他那个时代的的方式取得了他认为的成功,所以极少改变;常道上位→改革创新)v2.改变、创新一定都是好的吗(”好“是假象,新鲜才是王道;由肤浅到深入

2、再决定取舍,成为正道)v3.个性鲜明vs整齐划一,个性vs统一,积极vs沉闷,中庸思想的应用v4.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谈创新和突破?若没被束缚过?【借用《中西文化比较导论》若干段】v5.小议《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辜正坤)课堂串联1.导入(第一个演讲)(我的演讲原则:谦逊、交流、分享、探讨、思考)2.摘自摘抄材料: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步。然而徒知此理,于社会毫无所用。先时教育多尚空谈,殊觉无用,若无实习,恐且有害。美国某教育博士会谈笑话,谓有函授学堂教人泅泳,学者毕业后投身水中,实行泅泳,竟

3、至溺死。此喻仅知理论而无实验之害,诚足警人。诸生欲按此尺而为道德高尚之人,幸勿仅求理论,更当于己身所在之社会,实在有所效用。于此先小作练习,至大社会时,自然游刃有余。所谓己身所在之社会,对诸生言,如班、如会、如校、如各种组织均是。予此二次所言者,即教育着重个人的长进,更须着重社会的进步。张伯苓说:“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致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A.注重体育,锻炼强健之国民;B.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C.注意精神的修养……向深处培,向厚处培;D.整理中国固有之

4、文化,摘其适合于现代潮流者,阐述而光大之,奉为国魂,并推而广之,以求贡献于全世界。”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张伯苓曾多次说明:私立

5、南开不是私有。在所有制中,应当有三种基本形式:私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私立南开的所有权归董事会,董事会由政府相关人员,教育教学专家,关心和捐助教育的企业家和社会人士等组成;它的资金和财产是由政府资助,社会人士捐赠,学生家长上交的学费组成。张伯苓及学校领导人,是由董事会聘用的,他们只拥有学校的教育权和管理权,由此可见,私立南开不属于私人所有制,它正确地定位应当是社会所有制或社会民办所有制,属于集体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它跟马克思设想的公有制,即“自由劳动者的联合所有制”具有相似的特征。另外,私立南开学校中排除国家干预,取消政党活动,这和马克思设想的

6、共产主义也有相似之处,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中,国家和政党都将“消亡”。领导干部兼职不兼薪。在中外教育史上,像南开这样的学校管理模式,可谓是“前无古人(包括洋人),后无来者”。值得强调的是,张伯苓“教育救国”还有更深层次的动机蕴涵在其中。他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就是通过教育来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基于“救国必改造中国,改造中国则先改造人”的教育理念,张伯苓在教育实践中非常自觉地把“教育救国”与“改造国民性”这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支撑他从事教育事业的最为关键的契机。1934年,他在《南开的目的与南开精神》的演说中,总结了办学的目的和办学总方针。

7、他说:“要救国,救法是教育。救国须改造中国,改造中国先改造人。这是总方针。---中国人道德坏、智识陋、身体弱,以这样的民族,处这样的时局,如何能存在?”怎么办呢?他指出,“方法是以教育来改造中国,改造什么?改造他的道德,改造他的知识,改造他的体魄。”最终达到“为社会谋进步,为公共谋幸福”总目的。在早期,他认为教育之目的是传授近代科学知识,培养个人能力,学以致用。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张伯苓的思想略有变化,提出中国教育“土货化”。更强调个体之间的团结互助,强调精神气质的培养,认为教育之目的在“为己为群”。他指出,“我以前终以为中国之弱,是只在我

8、们个人没有能力,所以一切不能与外人并驾齐驱,并且想以我们四百兆之众,苟有一天能与外人一人抵一敌,则中国之强可翘首以待。故一向对于教育方式,都按此目标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