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检测题(12.7)

第4单元检测题(12.7)

ID:17048281

大小:39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第4单元检测题(12.7)_第1页
第4单元检测题(12.7)_第2页
第4单元检测题(12.7)_第3页
第4单元检测题(12.7)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4单元检测题(12.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编制人刘绪银审核人曹路编号班级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组内评价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使用时间__________新沟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第4单元检测题(12.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图漫画及其观点表明()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②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蹲点”、“一线”、“民情”,这些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自全国新闻

2、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这一活动的开展及其积极效果表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②两点论两分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④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蕴涵深意的哲理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A.价值判断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实现B.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的价值选择C.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价值判断和选择

3、D.得到社会的肯定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4.“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但有尽其所能。”与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最相近的诗句是()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B.人生在世不满百,谁敢笑我鬓发白C.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5.2012年以来,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过程中,民生问题被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国家重视民生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6.当前,拥有私家车

4、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了()A.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7.某公司招聘广告赫然写明:“忌属蛇属猪属猴者”,据说是请人算命说这些生肖的人对公司财运不利。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种以生肖看人本质的说法()A.从人的先天本质预测了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B.从人与动物的对应关系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C.以先天的自然联系代替了人的现实社会本质。D

5、.以不同动物的本质取代了相关人的本质。8.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这句话的正确哲理是()A.不是意识反映生活,而是生活反映意识。B.不是生活反映意识,而是意识反映生活。C.参与生活的价值观极大地影响着自己的生活。D.我们看待世界的观点决定这我们这个世界的生活。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是()①人的价值主要看他

6、对社会的贡献②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精神贡献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10.2012年是《感动中国》十周年,十年沉淀下来的感动,是中国人心灵的历史,是一种慢慢变化的精神价值。100多个普通人的故事能感动我们的心灵,这说明①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就是看其贡献②有令人感动故事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③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④应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1.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

7、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①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④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

8、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漫画所蕴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