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与茶叶贸易:产业链的实践者

晋商与茶叶贸易:产业链的实践者

ID:17057668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7

晋商与茶叶贸易:产业链的实践者_第1页
晋商与茶叶贸易:产业链的实践者_第2页
晋商与茶叶贸易:产业链的实践者_第3页
资源描述:

《晋商与茶叶贸易:产业链的实践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晋商与茶叶贸易:产业链的实践者这两年,中粮老总宁高宁在中粮提出的“全产业链”概念很受追捧,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的背景下。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全产业链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4家跨国公司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都或多或少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甚至于已经在实施。就以嘉吉为例,这家法国第三大粮产输出公司,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制造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和屠宰、肉类包装加工厂,最大的养猪和禽类养殖场。它的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不但是美国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它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从食品的生产、包装,到市

2、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堪称世界之最。然而我说这么多并非想论证产业链这个概念,而是要引出我感兴趣的晋商在产业链的尝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来说明晋商的远见卓识和开创之举。说起晋商与茶叶贸易,我们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两国结束长达二十多年的敌视与武装对峙,民间商业往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批到达中国的俄罗斯客商,带来的采购清单中有一样特殊的商品:红梅牌砖茶。令他们失望的是,不但中国市场上找不到这种茶,众多的中国企业和外贸商人甚至不知道这种商品产地在哪里,以及究竟是由谁生产出来的

3、。10年之后,一段沉寂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重见天日。山西人第一次发现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曾做过的令后人难以想象的大买卖!当时,随着一批晋商故居的陆续清理和对外开放,在一个叫“长裕川”的老字号中,人们发现这里曾经是一家专营对俄、对蒙贸易的晋商茶庄商号,当年他们向俄国输出的主要商品就是“红梅牌砖茶”,这种茶砖上大大地压印着一个“川”字。由此得以窥见当年晋商在国际茶叶贸易中的地位和分量。晋商在清代的商业活动中,很有特色地进行过茶树培植、茶叶加工及运销等工作,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清人衷千说:“清初茶时均系西客经营,由江

4、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首春客至,由行东赴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交点行东,恣所为不问,茶事毕,始结算别去”(《茶事杂咏》)。为了保证茶叶货源与茶叶质量,山西商人曾在福建武夷山区,通过“行东”(代理商)以包买形式控制一些作坊,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茶叶加工。也就是说,有一些茶叶作坊是置于晋商的监督之下。但是,咸丰三年(1853)以后,由于太平天国革命,晋商去福建的茶道受阻,茶叶贸易受到影响。后来,晋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曾发现湖北武昌府的崇阳、蒲圻两县交界处的羊楼峒、羊楼司一带具有栽植茶

5、树的自然条件。便指导当地人栽植茶树和制造红绿茶之法,使这一带逐渐成为晋商新的茶叶产地。据史料记载,以种茶、制茶而闻名的羊楼峒,前清咸丰年间,“晋皖茶商住湘经商,该地为必经之路。茶商见该地适于种茶,始指导土人,教栽培及制道红绿茶之法”(戴啸州《湖北羊楼之茶叶》)。在咸丰、同治时期,蒲圻、崇阳等地人在晋商的指导下,已能够制作上好的绿茶。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

6、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山西商人还将红茶加工技术传播到鄂东南乃至鄂北、蒲、崇等县。咸、同时期的茶叶,大多是散装,晋商收购后,还要进行较大工程的包装。到了光绪年间,蒲圻地方开始制作砖茶。最初的砖茶压制法比较简单,属于民间简单机械加工,生产规模也较小。其方法是:置茶叶于蒸笼中,架锅蒸之,倾入模型中,置木制压榨器中,借杠杆力压榨,移

7、时,在模中托出,放于楼上,听其自然干燥。这种木质压榨机每日仅可制作60筐茶叶,合90担。操作不便,平压效果不良,厚薄不均匀,四角边缘往往因压力不达而出现残缺,既不整洁,又多损耗。不过它将茶叶的制作由散装转变为有形状的砖条,标志着一种新产品的开始。后来晋商又在木压机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一种铁压机,收到了省力、省工、产品光洁整齐、节省原料的效果。不过仍属于手工作业范畴。晋商在晚清基本上控制了湖北的茶叶生产特别是对武昌府属各县的制茶业,往往是按照晋商的要求进行加工,然后由晋商统一收购。砖条虽为茶农产品,却要贴上晋商的商标,并写上监制的字样。

8、也就是说,茶农是代晋商生产,井且由晋商预先付一笔加工订金,晋商具有包销商的性质。到光绪中期,晋商逐渐在蒲圻等地建立了茶叶加工厂,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据海外资料称:“山西茶商每年(在茶楼峒)常设临时办事处,开设工厂该地数千农民及其家族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