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宝宝社会性发展——认生

关注宝宝社会性发展——认生

ID:17087587

大小:1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7

关注宝宝社会性发展——认生_第1页
关注宝宝社会性发展——认生_第2页
关注宝宝社会性发展——认生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注宝宝社会性发展——认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注宝宝社会性发展——认生  好友虹的女儿8个月时,已然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女儿的一笑一颦都是虹的乐趣。每次通话,核心话题都是“小棉袄”。有一天,虹大惊小怪地告诉我,女儿前一段开始认生了,不肯让生人抱,有时见到生人还哭闹,好象变了一个人。虹很苦恼:孩子怎么退步了?    其实,认生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的一种社会化表现。伴随着宝宝的第一声啼哭,人的社会化历程开始了。宝宝生下6个星期,就会盯着父母的脸看好长时间,然后泛出甜甜的微笑。如果你回答一个笑脸,宝宝会笑得更灿烂。3个月大的宝宝会用注视和头的姿势与你交流,告诉你她的感觉,聪明的妈妈当然能读懂宝宝的眼神和动作。从4个月起

2、宝宝能认识妈妈,大约从6个月开始认生。怕与父母尤其是与妈妈分离,是8个月孩子的正常心理现象,它说明宝宝的社会认知开始发展,已经能够敏锐地辨认熟人和生人。因而,怯生标志着亲子依恋的开始。同时,它也说明宝宝需要在依恋你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认生是孩子进步的标志,怎么是退步了?  虹听了这番话,脸上的阴云驱散了,问父母应该怎么做?  妈妈替宝宝想想吧,陌生人来了,眼睛盯着她看,走到近前要从妈妈怀里抱走她——这对8个月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应激,使宝宝不安、害怕。所以,父母注意不要随便让陌生人突然靠近、抱走自己的宝宝,也不要在生人到来时马上离开自己的孩子,否

3、则会加重宝宝的恐惧心理,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正确的方法是:当生人到来时,父母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不要急于走近客人,要用你对客人的热情态度和友好的气氛去感染孩子,使她学会“信任”客人;让客人逐渐接近孩子,例如,让客人给宝宝一个漂亮的玩具,如果客人也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就可抱着小宝宝与你的孩子接触,孩子喜欢自己的同龄人;如果客人靠近宝宝时,她流露出害怕的表情,你就立即抱她离远些,与客人谈笑,待一会儿再靠近,使孩子逐渐适应、熟悉生人。那种急于让孩子接近生人和怕孩子受惊吓躲避生人的做法都不可取。  那邻居家的宝宝见生人怎么不哭呢?虹还是不放心。  孩子有个体差异,其中性格对宝

4、宝是否认生有重要的影响。内向的孩子容易怯生,外向的孩子表现不明显。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很重要,如果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经常带孩子上街、上公园、串门,让宝宝和自己的玩具娃娃玩,听收音机、电视机里的人讲话,这样,孩子接触的人、物越多,怯生的程度就越轻,时间也就越短。  确实是这样,以前我们怕孩子感染疾病,很少让生人抱,奶奶怕孩子着凉,出门也少。虹不无遗憾地说。  一般来说,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8~12个月孩子的认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要注意,以后的几个月是孩子与父母形成巩固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期。父母一方面要给孩子安全感,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孩子,同时对宝

5、宝不要过度保护,拓宽她的接触面,让孩子走出家门,步入社会,特别是及早步入“同龄小社会”,鼓励她与年龄相仿的孩子接触、玩耍。对一岁前的宝宝,丰富的生活环境不仅能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对智力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大脑的发育同样需要大量的刺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