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

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

ID:17133844

大小:20.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7

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_第1页
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_第2页
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_第3页
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_第4页
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在历史上,榆林沙区曾是“水草丰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好地方。秦汉以降,由于战争和垦殖等人为因素的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土地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到唐代中叶,曾“临广泽而带清流”的大夏国都统万城已“堆沙高及城堞”,面临灭顶之灾。据调查,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田牧场40万亩。到解放时,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载畜量甚低。建国以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

2、的领导下,榆林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活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榆林防沙治沙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政府领导的群众性大会战,年复一年,沙区群众。民工。部队。民兵以及干部。工人。市民开赴沙区兴修水利。植树治沙。营造农田。应当承认,这个时期的治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防沙治沙的方法上有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在土地沙化防治方面的投资不足,投资的使用效率也较差。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投资渠道单一。这一时期土地沙化防治的投资严重依靠国家。关于防沙治沙活动中市场机制的运用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毛

3、乌素沙地南缘。在历史上,榆林沙区曾是“水草丰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好地方。秦汉以降,由于战争和垦殖等人为因素的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土地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到唐代中叶,曾“临广泽而带清流”的大夏国都统万城已“堆沙高及城堞”,面临灭顶之灾。据调查,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田牧场40万亩。到解放时,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载畜量甚低。建国以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榆林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活动。在党的十一届

4、三中全会以前,榆林防沙治沙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政府领导的群众性大会战,年复一年,沙区群众。民工。部队。民兵以及干部。工人。市民开赴沙区兴修水利。植树治沙。营造农田。应当承认,这个时期的治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防沙治沙的方法上有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在土地沙化防治方面的投资不足,投资的使用效率也较差。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投资渠道单一。这一时期土地沙化防治的投资严重依靠国家。  个户动力不足。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防沙治沙舞台上的角色的主次排序是国家。集体。个人,实行“国营造林和集体造

5、林并重”的方针。所有权方面的政策是“国造国有,社造社有,社员在房前屋后植树归个人所有。”这种责。权。利格局把个户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局限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加之集体林业生产和经营搞“大呼隆”。吃“大锅饭”,劳动者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劳不能多得,所以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很大的压抑。  沙区群众的物质生活保障被忽视。这一时期的生态建设与沙区群众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愿望缺乏关联,沙区群众的物质生活保障受到忽视,因而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左倾错误思想及由此导致的政治运动的冲击。实践证明,排斥市场

6、机制。否定利益驱动是错误的。  是体制改革为榆林的治沙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铺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由群众的自发探索变为政府的引导取向,而且在不断完善的同时由种植业和养殖业向农村中的林。牧。渔等部门渗透。在这种新的宏观政策环境下,榆林地方上的防沙治沙政策在探索中不断取得突破。1979年,地委。行署试探性地给每户划拨了3-5亩荒沙地,进行治理。经过两年的实践,大家更有了信心。1981年,地委。行署决定进一步扩大和健全林业生产责任制,开始放手划“五荒”,允许“两突破”;划拨给

7、社员的“五荒”地,由县政府发给林权证,允许长期使用,所植林木永远归社员个人所有,允许继承;机关。学校。厂矿。部队也可以划给一定面积的荒沙。荒地,包干造林,谁造谁受益。这些符合实际情况和群众利益的政策,受到了广大社员群众的拥护。以前,社员下地劳动,全靠生产队长吆喝。打钟;新政策落实后,天还没亮,社员们已经自动出工了。有个记者曾形象地说:“钟声不灵政策灵”。  1984年初,林业生产责任制开始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1985年12月,榆林允许承包国营和集体荒沙。荒地的个户雇请帮工,把承包治沙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

8、“谁承包,谁治理,谁投入,谁受益”的荒沙治理开发原则下,沙区群众表现出空前的治沙热情。由于个户承包治沙的形式把投资和收益直接联系起来,激活了沙区群众改善生活甚至发家致富的强烈动机,所以收效甚好。群众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劳投工,以至于出现了变卖家产。借钱投资的喜人景象。到1996年,沙区已有10万农户承包治沙500多万亩,为治沙集资投劳总值达9亿多元,相当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