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使用指南(方法如何建立)

气相色谱使用指南(方法如何建立)

ID:17205688

大小:833.2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8

气相色谱使用指南(方法如何建立)_第1页
气相色谱使用指南(方法如何建立)_第2页
气相色谱使用指南(方法如何建立)_第3页
气相色谱使用指南(方法如何建立)_第4页
气相色谱使用指南(方法如何建立)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相色谱使用指南(方法如何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方法如何建立练慧勇Huiyong.lian@thermofisher.com色谱条件包括分离条件和操作条件¾分离条件是指色谱柱类型和柱温的选择¾操作条件是指载气流速、进样条件及检测器温度的选择21.固定相的选择气-液色谱,应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①分离非极性组分时,通常选用非极性固定相。各组分按沸点顺序出峰,低沸点组分先出峰。②分离极性组分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各组分按极性大小顺序流出色谱柱,极性小的先出峰。③分离非极性和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混合物,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此时,非极性组分先出

2、峰,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④醇、胺、水等强极性和能形成氢键的化合物的分离,通常选择极性或氢键性的固定液。⑤组成复杂、较难分离的试样,通常使用特殊固定液,或混合固定相。3固定液使用温度相对麦氏分析对象名称商品牌号(最高)溶剂极性常数(参考)℃总和1、角鲨烷SQ150乙醚00烃类及非极性化合物(异三十烷)非极性和弱极性各类高沸点2、阿皮松LAPL300苯—143有机化合物各类高沸点弱极性有机化合3、硅油OV-101350丙酮1229物,如芳烃4、苯基10%OV-3350甲苯1423甲基聚硅

3、氧烷5、苯基(20%)OV-7350甲苯2592甲基聚硅氧烷6、苯基(50%)OV-17300甲苯2827甲基聚硅氧烷7、苯基(60%)甲基聚OV-22350甲苯21075硅氧烷8、邻苯二甲酸DNP130乙醚2二壬酯9、三氟丙基甲基OV-210250氯仿21500聚硅氧烷10、氰丙基(25%)OV-22525031813苯基(25%)甲基聚硅氧烷醇、醛酮、脂肪酸、酯等极11、聚乙二醇PEG20M250乙醇氢键2308性化合物12、丁二酸二乙DEGS225氯仿氢键3430二醇聚酯4•柱越长,理论塔坂

4、数越多,分离越好。•增加柱长对提高分离度有利,但组分的保留时间tR↑,且柱阻力↑,不便操作。•柱长的选用原则是在能满足分离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短的柱,有利于缩短分析时间。•填充色谱柱的柱长通常为1~3米。•可根据要求的分离度通过计算确定合适的柱长或实验确定。•柱过长,分析时间增加且峰宽也会增加,导致总分离效能下降,因此柱长L要根据R的要求(R=1.5),选择刚好使各组分得到有效分离为宜。•柱内径:填充柱为2∼4mm;毛细管柱为0.2∼0.5mm。•柱内径增加,柱效下降。•有时柱子内部所涂液膜

5、厚度也有要求。5•1)在能保证R的前提下,尽量使用低柱温,但应保证适宜的tR及峰不拖尾,减小检测本底。•2)根据样品沸点情况选择合适柱温柱温应低于组分平均沸点50~1000C,宽沸程样品应采用程序升温。•首先应使柱温控制在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超过该温度固定液易流失)和最低使用温度(低于此温度固定液以固体形式存在)范围之内。•柱温升高,分离度下降,色谱峰变窄变高。•柱温↑,被测组分的挥发度↑,即被测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分离度↓,保留时间↓,低沸点组份峰易产生重叠。•柱温↓,分离度↑,分析时间↑。

6、对于难分离物质对,降低柱温虽然可在一定程度内使分离得到改善,但是不可能使之完全分离,这是由于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增大的同时,两组分的峰宽也在增加,当后者的增加速度大于前者时,两峰的交叠更为严重。6•程序升温好处:•改善分离效果•缩短分析周期•改善峰形•提高检测灵敏度7•1.载气种类的选择•常见的载气有N2、H2、Ar、He等,可根据被测组分和检测器类型选用。•若需用流速大的载气可用分子量小,扩散系数大的H2或He;相反若需载气流速小的载气,则可用分子量大,扩散系数小的N2或Ar为载气。•载气种类的选

7、择应考虑三个方面:载气对柱效的影响、检测器要求及载气性质。•载气摩尔质量大,可抑制试样的纵向扩散,提高柱效。载气流速较大时,传质阻力项起主要作用,采用较小摩尔质量的载气(如H2,He),可减小传质阻力,提高柱效。•热导检测器需要使用热导系数较大的氢气有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在氢焰检测器中,氮气仍是首选目标。•在载气选择时,还应综合考虑载气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来源是否广泛等因素。8•由图可见存在最佳流速(uopt)。实际流速通常稍大于最佳流速,以缩短分析时间。BH=A++C⋅uudHB=−+C=0du2

8、uBuopt=C9•当u较小时,分子扩散项(B项)占主导地位,此时会引起峰扩张,采用N2、Ar做载气,可减小峰扩散;•当u较大时,传质阻力项(C项)占主导地位,此时也会引起峰扩张,采用H2、He做载气,可减小峰扩散.•根据经验数据:填充柱载气流速一般为30ml/min左右;•毛细管柱载气流速一般为5ml/min5ml/min左右,同时配合•柱后尾吹装置,尾吹气流量在25ml/min左右。101.进样方式和进样量的选择•液体试样采用色谱微量进样器进样,规格有1μL,5μL,10μL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