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悠长的祭灶节散文

趣味悠长的祭灶节散文

ID:17210428

大小:16.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趣味悠长的祭灶节散文_第1页
趣味悠长的祭灶节散文_第2页
趣味悠长的祭灶节散文_第3页
趣味悠长的祭灶节散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趣味悠长的祭灶节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趣味悠长的祭灶节散文  农历腊月二十三,即传统的灶王节,也称祭灶节。千百年来,灶君一直被民间奉为敬重的神明,作为在人们眼中最为神秘的家神,灶君显然已经成为了一尊传递人间正能量的神祇。  现实原本就离不开理想的装饰、美化,理想本该听从内心的召唤。这就是生活的本质。灶王爷被民间称为“监斩菩萨”或“灶君司命”,是有其历史出处的。听生前大爷爷讲,灶神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专职负责管理人间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众生崇拜和供养。  民间谚云: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冥

2、冥中仿佛灶王爷如影随形,就在我们身边。小时候,记得二十三这一天分外神秘、隆重。北方农村老家,每家每户的主妇从一早就开始为灶王准备供品,当然越丰盛越好。给灶王的供品除了传统的供菜、供馍外,还要特地供一些又甜又粘的麻糖和饧圪蛋儿。民俗认为,只要灶王吃了麻糖和饧圪蛋儿,灶王就在玉帝面前只会捡好话说,嘴巴一反常态的甜。即使想说坏话,也因饧圪蛋儿粘住了嘴,很难张口说话。送灶王升天仪式在傍晚举行,送灶王前,各家要在灶神前为灶王的座骑供上谷草、黑豆、清水等供品。记事中,灶神大都设在厨房的锅台旁的风箱正对位置,中

3、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条件设龛的,可以直接将神像贴在墙上。然后由主妇不停地向灶王祷告,女人们平时可以馋吃懒做,这一天没有哪家的女人不用心的。跪在蒲团上,女人们神情庄重,一脸的虔诚:“灶神爷爷我信你,里里外外都靠你。灶神爷爷你升天,玉帝面前多美言。上天好话多说点,赖话气话少说点。回来时金银财宝多捎点,让小人离得远远的……”祷告结束后,人们将旧灶神像和谷草等放在灶膛里一并烧掉,意为恭送灶王爷顺着烟道上天去。传说中,神仙往往化作一道青烟,自由自在,想去哪里去哪里。或许有人在灶王的称谓上纠结,叫神对,还

4、是叫爷对。这无关紧要,仅是一种地方习惯而已。  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崇拜自然,崇拜神祇,更多的是寄托着人们对希望的追求和道德的呼唤,它能凝聚国人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因神灵在信奉者心目中既有辅佑性又有警示性,固有其生命力。它有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力。  当年大爷爷祭祀时,我吃力地踮起双脚,屏住呼吸,偷偷扒在百叶窗外窥视,小脸蛋冻得通红,及至二毛站到我身后都没发现。大爷爷的老屋子黑乎乎的,一张古老的八仙桌,还有看不清的大碟小碗,和两支通红的蜡烛,构成一幅庄严肃穆的感应道交图。

5、听老人们说,上香就是在跟上天接通信息,供菜要八大碗,要用煮熟的白菜、红萝卜、刀豆角、金针菜、海带、豆腐、粉条、油炸山药以及油扒豆腐等素菜做成。供馍也有讲究,菩萨面前要莲花供,灶神前是元宝馍,神主前才用普通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节日的美食不仅给人们贫乏的生活带来温馨的安慰,也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点燃自己的梦想。二毛扒在我的脖颈后,眼珠子盯着那些个供菜,口水都掉了出来。几次舌头伸出口外,不由自主舔舔嘴唇又缩了回去。我只感到二毛哈出来的气,似一股白雾打潮了我的脸。防不胜防的事情就这么巧,啥时候

6、也有漏空出现,大爷爷居然回到了里屋烧水去了。风箱传来呼哒呼哒的喘气声。二毛推推我,然后一猫腰,蹑手蹑脚竟爬上了开着的走气窗口。我胆小,怕事地急忙往回拽二毛。二毛赶紧示意我蹲下,踩着我的肩头便垮了进去。馍被成功偷了出来。俩人哧哧地乐得前额碰在一块。“谁来?”我们只顾旁若无人享用,没成想大爷爷开了门。“不当嘞!”我们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立刻没了踪影。由于我冒犯了神灵,回家后受到了严厉的谴责。在代县人口语中,“不当嘞!”不仅仅是不妥当的意思,还包含着不允许、不应该。甚至还包含着来自神灵的意志。二十三这

7、天,小孩是万不可说对神灵不敬的语言或做对神灵不敬的举动。仿佛我们还没受到神灵的惩罚,大人们倒先慌成了一团。可见祖辈们对自然、对神灵的敬畏。坚定自己的信仰,现在想来,那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  在代县,民间尚有“赶乱岁”的习俗。民俗认为,腊月二十三,所有的神祇都上天述职去了,从祭灶节这天一直到年三十这段时间,人间再没有神祈来管理,无论是修造动土,还是娶儿聘女,无需再择日办事,没了平时的诸多禁忌。  谁是谁非,天知就好。这就是代县百姓的朴素情怀。灶王爷至此成了每一个百姓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他作为一个美

8、的使者,已经融入了代县每一个百姓家中。最动人的相遇,便是穿越时光的回味。腊月二十三,已被根深蒂固地打上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日渐活色生香,彰显出雁门文化厚重的迷人魅力,并成为东方文明复兴的有力注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