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专业申请经验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专业申请经验谈

ID:17232313

大小:17.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专业申请经验谈_第1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专业申请经验谈_第2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专业申请经验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专业申请经验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申请经验谈摘要:本文整理了一位网友所写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申请经验,供学生们参考。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专业绝对算得上“牛”,很多传媒人都十分青睐这所院校,而对于一般申请者来说,是否高不可攀呢?本文整理了一位网友所写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申请经验,供学生们参考。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专业确实是金字招牌。下面阐述哥伦比亚大学的招生、培养模式、毕业前景三块内容,对总结了一些申请建议,或许看完后,你会觉得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  记得以前在论坛上看,关于新闻类申请的帖子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有一个,还是告诉你新闻有多难,学到一半要转学的。沮丧之余,差点转了别的专业。因此,此贴目的旨

2、在鼓励有更多的后来者能到墙外面来读新闻,这样对于国内媒体的更新换代,也有裨益。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如何招生  昨天见到了一个假期没有见面的教授Dale,他刚好在办公室里看新一轮的申请材料,便向他了解一下新闻学院的招生过程。  学院内的几乎每位教授都会被分配一定数量的申请材料,每位申请者的材料都会经过三个教授同时查看。首先,每位教授将独立阅评诸位的材料,其次,每位教授再将初步遴选出来的申请人在委员会上共同讨论,最终确定要哪个不要哪个。教授的评选,一般都会很负责,因为“谁都不想教无聊平庸的学生”。你把他们搞进来了,就要负责到底。  以Dale为例,他在每份申请材料上几乎都要花1-

3、2个小时。(一套完整的哥大ms材料有表格、3封推荐信、2个essay、1个writingtest和国际学生的toefl成绩)。他说,自己心目中好的申请人,能让他感觉到“smart”“passionate”。太书呆的不可以,因为这一行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我说,申请文书是软的东西,不是有可能做假吗?Dale说,有这么多材料综合在一起,做假肯定是会被发现的——essay别人帮你写得再漂亮,还有一层writingtest兜着呢。  这几年学校招生国际化趋势渐强,概因美国学生能力稍显逊色。这点我在学校所见确实如此,相比经历简单的美国同学,很多国际学生都魅力十足。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培

4、养模式”  与大多数美国的传媒专业一般两年的课程设置不同,哥大的新闻项目MS只有10个月,MA9个月。  这样的设计是因为,学校招收的对象不少是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新闻人。这帮人并没有多少时间愿意在学校里混,因为这个行业更像一门技术,不是学术,不是用时间泡就能泡出成果来的。如果真的有想往深度方向拓展的,你也可以在MS的基础上继续申请MA,这样综合起来也是差不多2年的program了。  所以可以想见,哥大这个program,肯定不会有什么理论的东西(主要指MS),大部分时间就是操作操作再操作。教授与学生的关系就像newsroom里的编辑和记者。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在纽约街头乱窜了

5、。每一天都会为新的选题发愁,找人,写作,编辑,成稿,再进入下一轮选题,再循环。这是一般的流程。  第一学期是基本的采写能力训练+技能选修+特色选修+新闻伦理法律商务历史的打包课;第二学期则更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seminar+workshop+elective。课程都选择介绍都在网站上可以找到。  这些课程的内容,可以想见,是完全建立在美国价值观上的,与我们的体制几乎完全不相容。这也是很多同学问的:学西方的那套,国内媒体生态如此,你回来可以用吗?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

6、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  这是个稍加思考就可以破解的问题。因为来到哥大新闻学院的前提假设是,你在国内已经是个有潜力的记者了,你知道在国内可以如何做新闻,写新闻,不是来这从零开始学。更多的是如何看待和观察这些东西方的这种“不同”。如果把新闻看作学科,则需要学习他们如何严谨地设计教学体系;如果把新闻看作行业,则要观察他们的专业主义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7、  另外,我也相信,世界上所有新闻人的最高标准都是相似的,就是对真相事实的表达,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社会环境的不通,国内新闻人的追求甚至更强于美国人。  写到这,你或许会问,都靠自己写作,自己观察,那交那么多钱都飘哪了?正是这样,所以选择之前更要考虑清楚。这里提供的是一个条件完善的环境,以及充沛的资源,但是如果自己没想好怎么去用,就会浪费钱浪费时间。比如那些教授,一个个活生生的普利策杵在那里,可是你就是不知道能跟他说啥,最后也就是见面h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