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

ID:17236937

大小:16.8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9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_第1页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_第2页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_第3页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_第4页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品牌建设指导方案  “爱心童享·爱心驿站”品牌建设指导方案  为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工作,根据《xx县群团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爱心童享·爱心驿站”品牌建设工作方案。  一、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群团改革工作精神,整合农村学校、机关职工、村级组织和社会资源力量,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共享、困难共帮、阵地共建等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爱心帮扶、心理疏导等关爱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二、工作内容  (一)确定关爱对象,建立关爱档案  1.确定关爱对象。关爱对象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其中,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

2、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包括单亲家庭中拥有监护权的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困境儿童是特指十六周岁以下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  2.建立关爱档案。充分掌握每名留守(困境)儿童学习及生活情况,思想变化情况,便于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关爱活动方案,实施动态管理。一是完善1本留守(困境)儿童档案资料,详细记录每名留守(困境)儿童基本情况。二是为每名留守(困境)儿童发放1本成长记录册,记录他们成长。三是为每名留守(困境)儿童完善个人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困境)儿童的个人资料。四是为每名留守(困境)儿童制作1张健康卡,便

3、于全面掌握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情况。  (二)依托群团阵地,探索运行模式  依托村(社区)群团服务点,深化“爱心童享筑梦”行动,探索“妇联负责、义工牵手、干群互助、社会帮扶”的驿站管理运行模式,做实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工作。  1.妇联负责。主要指妇联负责“爱心驿站”的建立和运行,由村(社区)妇联主席兼任负责人,打造“爱心童享·爱心驿站”品牌。重点负责落实和管理义工,指导义工开展日常工作;搭建干群桥梁,协助村(社区)干部和乡镇(街道)驻村(社区)干部开展帮扶行动;招募志愿者并引导其开展活动,协助爱心人士开展帮扶行动,组织开展爱心活动;承接上级妇联工作任务,收集并向

4、上级妇联和有关单位动态反映留守(困境)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困难需求;组织群团服务点购买服务;开展其他有益于留守(困境)儿童的工作。  2.义工牵手。主要指义工一只手牵留守(困境)儿童,另一只手连干部群众、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等帮扶人群。义工重点负责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信息采集、录入更新、走访接访、对接帮扶、心理疏导、安全监管等工作,收集并向负责人反映留守(困境)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困难需求;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活动,协助开展其他公益服务。  3.干群互助。主要指村(社区)干部、乡镇(街道)驻村干部负责,不定期地对留守(困境)儿童实施亲情关爱和心灵关爱,积极协助义工和其他爱

5、心人士解决留守(困境)儿童生活、学习等困难。困境儿童以村(社区)群团干部联系为主,落实群团干部直接联系;困境儿童人数超出群团干部人数的部分,由乡镇(街道)群团干部补足联系,确保1名困境儿童有1名群团干部直接联系。  4.社会帮扶。主要指“爱心妈妈”、“爱心家庭”和志愿者等爱心人士对留守(困境)儿童的帮扶。  (1)“爱心妈妈”按“就地就近”原则进行招募,重点实施“六个一”关爱活动,即每周与孩子见面一次;每半个月与孩子谈心一次;每月与监护人交流一次;每季度与班主任沟通一次;每学期陪伴参加亲子活动一次;每年陪孩子过节日一次。同时帮助解决留守(困境)儿童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

6、如无法解决的,上报当地妇联组织协同解决。  (2)“爱心家庭”主要面向社会招募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自愿与困境儿童形成结对帮扶、具有稳定收入和教育能力的城市家庭,主要对留守(困境)儿童实施四项关爱措施。一是给予情感上的关心,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生活上的困难、学习上的需求、思想上的困惑,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解答困惑;二是通过谈心、家访等形式,让家庭成员和孩子交朋友、共成长;三是每月至少给孩子或其监护人打电话一次;四是每年至少陪同孩子同过节假日一次。  (三)明确建设任务,促进工作开展  1.落实一个活动场所。依托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落实一个不少于12

7、平方米的活动场地。  2.配备一套设备。根据服务内容,配备办公桌椅、电脑和视频头、音响、饮水机、书籍、体育器材等必要的设施设备。  3.落实一名义工。各村(社区)落实1名义工具体负责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妇联要面向辖区落实一名责任心强、热心社会公益、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社会人士担任义工,一般由村(社区)就业社保(医保)协管员兼任。  4.掌握一批志愿服务者。各级妇联牵头建立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志愿者协会,招募一批由辖区党员干部、“五老”人员、致富能人、学校教师和在校学生、医生和社会爱心人士等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的“爱心妈妈”、“代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