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

ID:1725354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_第1页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_第2页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_第3页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_第4页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证券金融金融研究毕业论文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证券金融金融研究论文题目: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影响分析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股权分置改革使资本市场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对上市公司的资本收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收益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提高资本收益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收益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帮助。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资本收益  引言  中国证券市场在结构及功能上长期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究其根本在于股权分置这个失衡的制度性原

2、因。中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股权及法人股股权集中度非常高,且无法进入流通市场自由交易,而企业只有很少比例的流通股存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问题带来了诸多危害,成为制约中国股票市场成长的最大障碍。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促使资本市场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非流通股全流通,市场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正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资本收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收益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提高资本收益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献综述  在中国,许多学者也对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刑学艳(20

3、08)选择2005年底完成股改的328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比这些企业2005年和2006年的业绩情况,选取排除非正常性损益后的净增长收益率为分析指标,再进行配对T统计检验,发现股改后企业的绩效水平并没有提高。陈蛇、陈朝龙(2005)采用对比分析法及事件研究法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进行分析,以达到解释股价上涨及大盘下跌的证券市场波动现象,作者指出股改能够促使企业的异常收益率与股改对价支付率成正比例关系。任俊琛、吴春梅(2007)运用财务指标法,选取2003—2006年期间32家样本企业的四项财务指标数据,研究股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在短期内提高了上市公司绩效,且非流

4、通股比例越高,资本收益水平的提升效果越明显。程蕾(2007)选取21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八项指标进行综合,有效避免财务指标单一的缺陷,更加具有研究说服力的得到结果,说明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绩效。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的影响持有不同的态度,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的影响做了笔者自己的分析,并给出了提高资本收益的对策和建议。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资本收益的影响  1.股改完善企业治理、提高治理效率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股权形成全流通,各类股东

5、利益趋于一致,为企业治理形成一个良好的利益基础。在改革完成之后,以前的非流通股价值将通过企业的市场价值来体现,而不再是企业的财务账面价值,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大股东滥用手中职权的行为,促使两类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以达到股东更加关心企业价值的核心目标,即企业的治理结构。股改后,上市公司的各类股东尤其是大股东会更加在乎企业的整体利润和绩效水平,同时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将更加有效,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也更加科学,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  股改前,企业的所有权不明确,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董事会内部少数利益群体控制企业的现象十分显着,而且企业监事会的监督管理地位不独立,

6、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股改后,国有股权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将会被打破,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监管机制将有效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也将得到优化。同时,上市公司还会广泛采取股权激励机制,更加促进股东和企业经营者利益的统一,从而达到鼓励企业高级管理层的目的,使他们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发挥自身创新性。有效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  2.股改促进股东达成一致财务管理目标  在以前的股权分置时期,企业的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导向完全不同,这就促使他们之间存在严重的财务目标不统一。上市公司可以流通的少数股份是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公开交易来实现自身利益的,这类股东最关注的就是企业股票的市场价

7、值;然而非流通股股东是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的,这种转让价格的基础是完全有别于流通股股价的形成,它的获利形式主要是上市公司的分红或者资本溢价。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特殊情况,现金分红只有很低的比例,因此股东的大多利益实现方式是资本增值。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利益,将采取任何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每股净资产,从而忽略了企业股票价值的变化,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其以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来满足自己对利益的追求。但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资本市场全流通,企业的控股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