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

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

ID:17264965

大小:18.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9

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_第1页
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_第2页
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_第3页
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_第4页
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_第5页
资源描述:

《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爸爸,不只是妈妈的替补  迈克和米歇尔刚出生的头几个月,被称为“封闭”阶段。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即使醒着的时候也对外界没有多少反应。(他们对外界反应淡漠,这对新生儿来说非常正常。如果较大的幼儿有这种情况,就是严重的问题了)。  虽然他们对外界反应淡漠,但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了生命中第一个重要历程:和母亲建立“依恋”的联盟关系。婴儿天生有一种寻求安慰的本能。毫无疑问,迈克和米歇尔也有这种需求。通过与妈妈情感上的联系,这种需求就得到了满足。  这种本能最早的特征就是婴儿的搜寻行为,比如执意寻求母亲的乳头,或其它的依恋行为。让

2、我们来看看迈克和米歇尔是如何寻求这种依恋的?当他们还住在妈妈的子宫里时,那是一个绝对安全的世界。甚至在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的时候,母亲就已经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而从离开母亲子宫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置身于一个冰冷、刺眼而又空旷的世界里。他们希望恢复那种在子宫里的安全和温暖——在那里,他们可以听到母亲的声音,品尝母亲提供的食物,甚至感觉到她的温情——尽可能地和母亲亲密接触。  母亲也同样感到了被依恋的幸福,尽管她的感受不象孩子那样强烈。毕竟,依恋母亲是孩子求生的本能。为了进入婴儿的世界,母亲在许多方面有意识地迷失了自我,一切活动完全围绕

3、孩子进行。她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她知道婴儿何时需要什么,这便是广为人知的第六感。她甚至开始用婴儿语言说话,试图和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感情,对母亲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对迈克和米歇尔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父亲呢?  在这个阶段,父亲主要被看成是母亲的后备力量。(尤其是在我们假设的这个例子中,妈妈肯定被双胞胎累垮了)过去,许多研究者将之定位于“第二母亲”的角色。但是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承认,新生儿也需要和父亲建立同等的亲密依恋关系,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父亲进入产房,承担起部分“助产士”的责任。母亲

4、和新生婴儿离开医院回家后,父亲也同样需要承担一些照顾孩子的家务。  起初,迈克和米歇尔根本分不出谁是父亲、谁是母亲,他们把父母亲都视为“养育者”。研究人员认为,到了第四个月,孩子们就会辨识父母亲的区别——尽管他们仍然更偏爱母亲。  大约六到八个月时,孩子成长中的第二次飞跃出现了: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开始爬,后来学会了走路,这些进步使他们生活中的独立领域扩大了。迈克和米歇尔尝试着更加独立,因为他们深信:母子之间的纽带联系是牢固的,他们可以放心地去探索世界。对母亲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为他们后来真正独立自主奠定了基础。  迈

5、克和米歇尔能自己四处走动了,他们变得更爱冒险了,不断探索逐渐扩大的世界。但他们不敢太冒险,他们时刻留心不让母亲离得太远,或者离开他们的视线太久。如果他们进入另一房间去玩,他们会时不时地跑回来看母亲是否还在;或者不时地大声喊她,还要听到她的应答声。  当迈克和米歇尔一岁以后,为了有利于发展个性,他们需要渐渐离开母亲。这时候,他们必须和另一个人建立情感依恋关系,虽然尝试离开母亲也会觉得心里踏实。你已经猜出这个人是谁了吧?  对了,是父亲。如果父亲在这个阶段缺席或者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孩子可能和母亲更贴心了,——共生融合会持续延长,关系也

6、过于牢固。也就是说,孩子变得更加离不开母亲了。过分依赖母亲会使孩子无法真正独立。如果父爱缺失,母爱则无处不在,令人窒息。孩子会更粘母亲,他会非常小心不惹母亲生气,否则她也许会像父亲一样消失。恐惧成了孩子的主要情感体验。  孩子在这个阶段学会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并不容易。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他们常会吓得不知所措,他们很容易感到自己的愤怒会伤害别人。他们似乎本能地知道,父母是互相联系的,当他们和其中一个发生冲突时,他们可以放心地去求助于另一个。例如,迈克和米歇尔拥有父爱,已经建立了对父亲的依恋关系,所以他们可以放心地渲泄对母亲的不满。  

7、小米歇尔正是这样的。她今天和母亲生气了,觉得很沮丧。可当她看见父亲,就立刻跑上前去告“坏妈妈”的状。如果无人理睬她的想法,她会幼稚地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愤怒,她可以伤害母亲。如果父亲不在,米歇尔就一直拗着,直到母亲用自己的愤怒制止她过激的行为;或者米歇尔压抑自己,转而将这种愤怒渲泄到自己身上,以此“挽救妈妈”。  在单亲母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由于恐惧养成了讨好母亲的习惯。他们觉得自己最好别惹妈妈,否则就会被抛弃了。他们表现得很乖,简直无可挑剔。实际上,这恰恰掩饰了他们对母亲的那种矛盾感情,对于孩子这是一种可怕的想法。  当小米歇尔跑

8、去找父亲、向他报怨妈妈有多坏的时候,她似乎知道父亲会保护母亲,不让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父亲的开导很快平息了她的愤怒情绪,她很快就和母亲重归于好了。  现在,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在学龄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作用不只是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