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

ID:17302844

大小:30.1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9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1页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2页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3页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4页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公共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尹力1、教育基本含义: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教育与训练、灌输的区别(1)灌输与教育的区别: 灌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讲述、推理、论证、辩论、统计等说明或解决问题时,以强制性、片面性、模糊性,权威性和绝对性等来误导接受者,使人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只能被动的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灌输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它用“强制”的方式封闭了学生的思想。而教育与灌输的最大不同在于,在解决同样的问题上,教育更注重的是选择性、多样性、限定性、精确性和公正性等,激发人去思考和对问题不断地探究。“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开

2、放的过程,它应解放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为什么会产生灌输?这往往与教育中教师所处的“强势”地位有关,而学生通常在判断学习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避免灌输,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在某些阶段能够听到对有争议问题的不同观点;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环境,使学生可以对所传授的知识提出挑战。(2)训练与教育的区别:训练主要是通过指导和练习短期内使学生提升或掌握某种特定的能力,即把理念、知识变成一种能力。而教育时间跨度较长,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2、谈

3、谈对“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口号的理解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的这一管理体制,对于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为实现“两基”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管理权限层层下放、管理重心下移的问题。在我国,城市的基础教育建设资金和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收入,包括向企业征收的教育费附加,而农村则仍

4、然靠通过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向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主要由乡、村甚至是由农民承担。农村则仍然靠通过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向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因此,也可以说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主要由乡、村甚至是由农民承担。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了出来。一是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积累已经不多,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实际上主要落在了农民身上,农民不堪重负。许多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得不到保障,拖欠教师工资比较严重,办学条件较差。越是贫困的地方,这种情况越严重。二是这种体制对教师队伍也难以实行有效管理,不

5、能把好教师质量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乡镇的教师队伍急剧膨胀,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不合格的教师不断增加。正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反映的,小学没毕业的来教小学嘛!教师发

6、不出工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多,特别是不合格的教师太多。有的地方竟然出现13岁的孩子进了教师工资名单的现象。三是总体上来说不少乡镇干部的管理水平与办好义务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乡镇的教育工作实际上已变成向农民收费的集资办学,更有甚者还打着“办教育”的旗号向农民乱收费,引起农民的不满。这些弊端,使受教育人口最多的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影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这些现象的本质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体制严重地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2001年开始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统”和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农村办学的主要经济来源已断绝,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到了

7、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当二十年前教育行政机关由局、厅、部荣升为委员会时,该口号盛极一时,大到红头文件,中到学校墙体,小到日常交谈,均见其活跃其间。七年前,历史绕了一个弯,从教育部取代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委员会纷纷退出历史舞台,逐渐成为大众昨日的回忆。此时,该口号又因为有借人民之名行经费摊派之实的嫌疑而为人们所诟病,有偏激者甚至把它与“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联系起来,认为它借光鲜亮丽的外表扮演了不甚光彩的角色。据说,时下比较流行的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