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ID:17306978

大小:19.6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9

助人为乐事迹材料_第1页
助人为乐事迹材料_第2页
助人为乐事迹材料_第3页
助人为乐事迹材料_第4页
助人为乐事迹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助人为乐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本文是聘才网为大家提供的有关助人为乐的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邓孝山,男,生于1968年,中共党员,徐渡村沙河组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为一名农民,“敢闯敢为,爱心十足”是他的真实写照。  1990年前,他和所有的农民一样,每天过着种地、做木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时做木工基本上都是斧头、锯子、凿子,没日没夜的干活,只能勉强度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复苏,办起了加工厂,一边加工粮食,一边磨豆腐。同时还建了约180平方的孵化鸡苗房,原本贫困的家庭,现在负债累累,由于他勤奋好学,钻研技术,为人诚

2、实,生意日益越做越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但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洪水,所有的一切都在汪洋大海之中,什么都没了。负了一身的债,想重新开始,没有钱,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人要吃饭,欠的账要还,选择了打工还债。  1993年,来到天津一建设工地打工,一名普通的建设工人,由于他勤奋刻苦,技术精湛,在许多地方给公司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很快得了公司领导的赏识,当上带班组长,工地负责人,渐渐成长为一名小老板。  在外摸爬滚打了多年,他深深体会到了的打工的不易创业的艰难。经过多年的努力,于XX年注册了一家劳务公司,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他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先后带出家乡

3、100多人到外地务工,周边群众基本上都跟他打过工,在家种地不仅辛苦而且还赚不到钱,打工辛苦点,但收入也很可观,家家盖起楼房。  带的家乡人多,家族式企业有好处,也有坏处。XX年,他承包了一批建筑活,又把其中的一处基础活分包给家乡的一个人,计算好后,家乡的这个人能够赚到一些钱,比只干活强的多,一切准备好后,活干了三分之一,说不干了,建筑是要求工期的,现在不干了怎么呢?跟家乡人又没合同,根本不存在违约。这时的邓孝山急了,当时好多人想干没干上,开会对他发了火,但还是念在老家人的份上,劝他,同意了,但没过多久又不干了,以为自己会图纸、会施工,一般人不会。总公司那边又催的紧

4、,这时换人,无论对工人、对工程进度都有影响,最后跟总公司反应了情况,指派专业人员,自己亲自带头上,终于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  以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多,活干完了,老板不见了,邓孝山作为一名农民工成长起来的小老板,这方面做的非常好,别人一个月30天发工资,但他带的人干活20天发资,前一天算账,第20天,绝对工资到位,有的工人急需用钱,也可提前拿钱,借钱都行。跟他干过活的人,都说邓老板人不错,讲信用。  邓孝山同志在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级地震后,对灾区人民十分同情,在村部带头募捐XX元。XX年底,在党员大会结束后,捐给我村五保老人3000元。XX年底,又捐给五保老人

5、3000元。  邓孝山是村里有名的热心人,不论亲戚朋友,或是左邻右舍,他都肯出力解决一些问题,他家后面的一户人家2个儿子都没什么技术在家待着,父亲得了重病要动手术,家里急需用钱,家人焦急万分,邓孝山也替他们着急,给了他XX元,借给他1万元。两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没事干怎么行?生活怎么办?邓孝山带上他们到自己工地去打工,太过“老实”,但他们重活干不了,也不敢让他们干,最后让他们去看工地。类似这样的事,邓孝山办过不少,如帮助邻居农民工的孩子入学办理手续10多人次,帮助介绍安排在本公司或其他企业就业的家乡人共100多人次。退休不退岗发挥余热为社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6、 他叫张国栋,现年73岁,是原蔬菜公司退休职工。现居住在奎屯市北京路街道穗丰园小区22号楼,是一位为民服务的老党员,退休20多年来,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热心帮助他人,作为一名党员,他退休不退岗,充分利用晚年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志愿活动,还自己组织了老党员义务巡逻队,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提起他,居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嘴上只有一个字--“好”。他在社区居民心中的分量很重:“社区义务巡逻员、社区志愿者、社区义务监督员、社区楼栋长、居委会委员、党小组组长。”  他曾荣获: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收发报百万组无差错标兵、青年红旗突击手、

7、一级技术能手、1996年被评为奎屯市先进共产党员、XX年-XX年优秀楼栋长等荣誉称号。  风雨无阻,真心为民。  张叔叔是社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自己购买手动砂轮、磨刀石和制作磨刀架,在小区警卫室设立了免费磨刀便民服务点,为小区居民义务磨刀具,每天清晨,在小区警卫室,就听到“吱吱吱”的响声,张叔叔每天早早的就开始为居民们磨刀了。着重对小区内的退休老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弱势群体义务服务。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小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小区居民磨刀的信息,光是XX年至今已经磨了将近800多把刀具了,而且还有其他小区的居民慕名前来的。张叔叔说,第一天

8、开张的时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